文/屹耳
在文章《我们缺席彼此最重要的十年》里有这样一段话:
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再能理解你所学的东西,他们只能在电话里让你保重身体,然后一边垂垂老去,一边盼你回家。
年少时总觉得要离家远远的才好,现在开始觉得离得越远心中越是牵挂。就是因为这些千丝万缕的牵盼才明白了什么才是幸福。
前不久,听朋友分享了这么一件事:
她毕业后,一直在一线城市上班,俗称“小白领”。每天都是小西服配高跟鞋,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加之长得也十分标致,从外表看俨然是一个地道的城里人。
而实际上,她家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沟里,因为上大学去到外地之后,工作也定在了大城市。
久而久之,在大城市生活习惯了,身边接触的人素质普遍较高,所以当两年没回家的她,回到老家县城时,看见人们“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的行为,十分不能忍,并且在小餐馆就餐的桌子上还能擦出厚厚一层灰,她感觉十分不卫生。
本来这些已经够不能忍了,想不到回到家,发现家里的“洗脸水”都是要重复使用的,其实不止这一点,还有很多她实在不能忍的行为。
所以,在饭桌上,她向妈妈说了自己感受到的这些“不自在”,没想到爸爸妈妈听后都沉默着,结果,第二天早晨,就发现妈妈给她换了一套新的洗漱用品。
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爸爸妈妈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农村的条件不能和大城市比,回到家有些委屈她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她明显能感觉到父母在她面前变得很小心翼翼,以前给她打电话除了问问生活,还要问问工作等,从那之后,父母每次给她打电话,都是叮嘱她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甚至都不敢开口问她,有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最近和朋友、同事相处的怎样……
她对我说,我们越长大,离家越来越远,工作越来越忙,和父母的距离拉得也越来越远了,尤其是心的距离。
其实,跟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我们和父母之间好像也多了一份“试探”,想要关心你,却只能用最笨拙的方式。
这一点,在我们每次离家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假期结束,准备奔赴学校和工作岗位时,他们总要把水果、特产等各种食物将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生怕我们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叮嘱,就像你刚准备离开,他们就盼望你下一次归来。
记得自己中考那年,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离市里最好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还差十几分,内心特别烦闷、焦躁,当时妈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可是年少不懂她的好意,随即便和她吵了几句,转身边哭边跑出了门,不记得自己跑了多久,反正跑到了人少的地方,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等心情平复之后,意识到自己刚刚态度恶劣,而且成绩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老妈很无辜地被自己“呛”了。
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发现她站在路口等候,看见她的那一刻,莫名想哭,感觉自己简直太冲动。
不知道是不是爸妈协商好了,自那之后,自己的很多事情他们也不再过问了,包括我的学习成绩。
虽然自己最后还是被补录进了理想的高中,整个高中三年,成绩也还不错,但是每次回到家爸妈都给了我极大的宽容。
有一次考试,成绩进入全校前30名都有奖励,不仅可以得到奖学金,而且还能拿到校长的亲笔签名书,而自己正好考到了第31名,回家之后,惊喜地发现身为教师的老爸亲自为我做了一张奖状,见到那张奖状的时候,感觉自己眼眶泛红,不争气地在他面前哭了。
大学开学的那天,在去学校的长途大巴上,我发现父母都很疲惫,问及原因才知道他们整晚没睡,觉得我外出读书,离家太远,不禁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
他们的爱还在,只是爱得越来越“笨拙”,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融入我的生活,怕打扰、怕惹我烦,所以才变得小心翼翼。
现在呢,自己也走上了工作岗位,偶尔能从妈妈那里听到一些“悄悄话”:
听说你要回来,你爸去超市买了很多菜;
没回来的时候天天盼,回来还没住几天,怎么就该走了;
……
父母对我们的关心越来越“简单”,毕竟离家遥远,很多事情他们不能亲力亲为,只能在电话或者微信里表达自己的牵挂和想念。
网友Frank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对一天天长大的我们,父母变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担心打扰我们的生活,害怕惹起我们的厌烦。
曾几何时,我们的父母变得很听我们的话了,就如同我们儿时听他们的话一般。
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多些时间陪伴他们,多和他们聊聊自己的生活、工作,也让他们融入一下“年轻人的圈子”。你也许会发现,其实父母的那些“小心翼翼”会放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