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巨婴国》被禁,遂从万能的淘宝买了本盗版的来看。看的过程中时常有种背脊发凉,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很多现象就活生生发生在身边,甚至在自己身上......
先来看看什么是“巨婴”。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是指成年婴儿,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夫。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俄狄浦斯,3-5岁,快感中心转移到生殖器部位
生殖期,13-18岁,,即青春期
国内精神分析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不超过1岁,停留在口欲期。武志红有个更激进的判断: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6个月。(看到这你大概能知道为什么被禁了)。0-6个月婴儿的特征是母婴共同体,母婴共生。他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存在,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的意志为核心。他心念一动,全世界都要围着他转。6个月前的婴儿有三个心理特征:
一、共生:6个月前的婴儿认为,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两者是一体的,都是我。3个月前的婴儿甚至会觉得万物就是我,我就是万物。在这些共同体中, 最好只有我说了算。病态共生在身边例子数不胜数。武志红在书中提到的有: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制、统一思想、以己度人等。
有一次跟几个朋友讨论起这本书,说起身边巨婴的例子,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当时我的想法是感觉自己心理算是挺成熟的,巨婴是他人。随着深入地看这本书,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巨婴。毕业出来2年就跟父母和妹妹住在一起(弟弟目前租住在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到现在已经6年了。跟父母住在一起绝大多数时候,家中的事情妈妈都做好了,洗衣做饭等。回家就是扮演一个婴儿。因为跟家人住在一起得到比较好的照顾,这个好的一方面是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不好的一方面则是没有太大动力改变现状。如果毕业后一直自己住或者跟人合租,可能早已经走入自己的家庭了。这两年,自己也逐渐意识到大家庭居住对自己和妹妹的影响,从意识层面上也想摆脱这种环境,也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今年沟通多次跟爸妈分开住,沟通的过程中爸妈和弟弟某些时刻都觉得感情上受到伤害,有些难以接受。这种感情上难以接受其实还是跟巨婴的共生有关系。在欧美,小孩子18岁就开始独立,有很多18岁就开始自己在外住。婚后跟父母同住的更是少之又少。而目前在国内,不管婚前婚后,大家庭同住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也许是这种共生的习惯和力量太强大,最终还未能分开居住。
看过身边很多有了小孩的家庭,大多数家庭的核心是亲子关系,也有的是母子关系。夫妻关系作为家庭核心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家庭核心关系是亲子关系或母子关系的,其实是家庭共生的延续抑或轮回。
二、全能自恋: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 运转。全能自恋和共生结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呢?巨婴们不能独立,必须要和别人黏在一起。大家都是巨婴,都有全能自恋的心理,怎 么办呢?只能拼命争夺话语权,弱者服从强者,大家遵照这个游戏规则。因为哪天风水轮流转,弱者也有机会坐上强者的位置,一旦上位因为压抑多年,可能比原来的强者还暴虐。
中国传统的苦媳妇熬成婆就是这样的轮回。另外可以看到在大家庭或者单位公司、其他组。织中,很自然而然会形成有个大家长或者老大哥、大姐来组织协调。中国的很多没有觉知的巨婴父母都以小孩听话和乖为第一等好。从小就乖顺听话的小孩其实是一种悲哀,他们只是巨婴父母的一种附属品,而非独立的生命。很多父母把小孩看成是自己的,小孩其实谁都不属于,小孩只是他自己本身。让小孩成为他自己而非满父母望,才是小孩子一生的命题。
自恋我想是人都会有的。全能自恋也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阶段。不得不很惭愧地说,在今年以前,我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狭隘和渺小。过往一直觉得自己很厉害,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对,他人错。别人说到很多观点,内心第一有时反应就是反驳,有时甚至是攻击。内心自恋而不自知。今年接触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辟谷后,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肤浅和渺小,感叹原来世界那么大,原来自己只是居偏安一隅,有点像井底之蛙。
三、偏执分裂:偏执是指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分裂是二元观,事情非黑即白,两者不能共存。这个从认知层次来看属于初级阶段,对事情的判断非黑即白。事情好的时候,全能自恋的自我被满足,再次印证自己是神。事情不好的时候,要么把原因归结于外界,要么打破了全能自恋的自我,彻底无助甚至崩溃。
前两天跟朋友A聊起一名下属名牌大学毕业的管理培训生B。A刚毕业一年,工作上对客户敏感度很低,出现的问题各种找理由,就是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A说的话B基本听不进去,当B指出问题的时候B经常哭,把A也弄得很无奈。公司的同事对B意见也很大,平时B做事情的时候基本不将他人的感受纳入考虑范围。而B的微信朋友圈封面是她过往拿国家奖学金的照片,朋友圈文章都是她同学各种厉害的事迹、自己过往厉害的事迹等。我问起B的家庭,A说B的妈妈是一个幼儿园家庭老师,家境一般,妈妈对她要求应该很严格,发微信都是直接用英语发的。
听完这段话我就明白为什么B会有种种如此令人费解的表现了。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假想,并非人身攻击,仅代表个人观点。B的妈妈应该是郁郁不得志,教师一般比较清贫清高但内心愤恨郁闷为何自己钱这么少。老公工作也一般。妈妈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宝贝女儿身上了,从小对女儿不断严格鞭策,进无止境。女儿一直就活在妈妈的期望和鞭策中。读书至大学都是尖子和优秀生,妈妈和女儿共生,母女都是全能自恋的。尤其是妈妈,值得骄傲的是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出到社会游戏规则变成她不熟悉的并非靠学习成绩来考核的工作了,很难适应。工作的挫折让B冲击了她全能自恋的自我,因为把原因推卸到外部因素,紧紧地保护着自己坚硬的自恋的外壳。至于为什么会经常哭,这是因为经过多次打击,她的全能自我的信仰被打破,建立了20多年的信念坍塌了,不哭才怪呢。这样的孩子加上一个要求完美妈妈,结果就是孩子一直都活在妈妈的目光中,为妈妈的期待而活,没有了自我。如果没能意识到这种原因,无法跳出原生家庭这种模式,也许等孩子当了妈妈后,又会继续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下一代身上,严格地去培养一名优秀的孩子。这种模式就重复地发生,不断轮回。
觉知到自己是巨婴已经是迈开了第一步,也许是最难的一步。全然地觉知有哪些巨婴的表现,全然地理解为何会形成巨婴的心里,全然地接纳巨婴事实,全然地拥抱自己,然后从这里出发,走向广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