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 林汉铭
这几天也有很多老师问我:为什么要【二次作答】,【一次作答】完直接抽人回答不就好了吗?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是吗?那么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在【一次作答】之后直接抽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进行辨析,就能保证下面全部出错的人听完之后都会了吗?在不能保证的情况,那为什么不让学生来教学生,这样相当于将问题分解到了每个小组去解决。效果必然比一次做答好。虽然花了时间,但让他们的学习更深刻,当然必须保证孩子是参与在里面的。
要做二次选择,必然要思考:二次作答适合什么样的情境?哪些问题适合作二次作答?二次作答的基本流程应该是什么?一周多的刻意练习让我发现了一些端倪。
1.二次作答适合什么样的场景。
【二次作答】适合当下能够让学生通过同侪学习就可以得到大部分解决的场景。美国物理系教授艾瑞克·玛祖尔提出同侪学习法适合正确率介在30%-70%之间,同侪效果最佳。结合小学实际情况,各班人均55人左右,这个同侪正确率可以调到40%-80%。在6人小组中,就会有比较大的概率出现1-3是错的,多次尝试后感觉这个区间,同侪起来效果也会比较好。
2.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二次作答?
下面两个实践案例:
本题正确答案A,一次作答49%,二次作答85%,二次作答有效。题目特点:选项单一,指向性明确。
本题正确答案是E,一次作答正确率只有4%,选项中B、D、F选择人数较多。对选项分析,B类觉得只有15度画不出,D类觉得15度和165度画不出,F类觉得只有165度画不出。考虑到BDF之间的选项内容可以互补。所以,教学当下决定进行二次作答尝试。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次作答】后,直接进入小组讨论,接着通过二次作答,从数据上看,这次小组交流并没有很大的教学效果。接下来进入抽人汇报环节,再跟入了一次小组交流,然后介入【三次作答】。
这下神奇的事发生了:
反思这一次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率低的情况下,即使选项之间可以互补,但由于辨别内容较多,目标同时指向两个难点,对于刚刚接触新知的孩子,直接同侪效果不佳。这时候如果交换顺序先进行抽人说理,再进行小组交流,可以聚焦思考的核心要素,这时的同侪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这之后,我又做了几次二次作答加以验证。
正确率43%,一次作答,直接小组,再二次作答。
第一次正确率41%,直接小组,再二次作答,全班汇报,再直接三次作答。
3.二次做答大致流程。
从几次实践思考之后,总结出大致有下面一个流程,比较适合当下我的班级。
我们可以理解三次作答就是,再二次作答的基础上,再做了一次二次作答,流程也是雷同。
接下去的刻意训练,我还会慢慢探索尝试优化这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