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8

愈合的分类

切口及愈合的分类

Ⅰ清洁切口(上消化道以上)

、Ⅱ可能污染切口(上消化道)

、Ⅲ污染切口(下消化道)

甲级愈合(愈合良好)

、乙级愈合炎性、丙级切口化脓。

Ⅰ清洁切口(上消化道以上)

、Ⅱ可能污染切口(上消化道)

、Ⅲ污染切口(下消化道)

甲级愈合(愈合良好)

、乙级愈合炎性、丙级切口化脓。

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1.胸腔手术后,

1.胸腔手术后,每小时引流出血液超过100ml,就提示有内出血。

每小时引流出血液超过100ml,就提示有内出血。

2.发热:

2.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24小时内发热,为非感染性发热。

术后3~6日的发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感染。

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24小时内发热,为非感染性发热。

术后3~6日的发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感染。

3.伤口感染

3.伤口感染处理:拆线,排脓,同时细菌培养,使用广谱抗生素。

处理:拆线,排脓,同时细菌培养,使用广谱抗生素。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术后尿潴留是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

4.切口裂开:术后1周内,常见于腹腔内压力骤然增高,如腹胀、咳嗽等

术后尿潴留是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

4.切口裂开:术后1周内,常见于腹腔内压力骤然增高,如腹胀、咳嗽等,处理为

,处理为减张缝

减张缝

合。

5.

5.引起手术切口血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止血技术缺陷。

引起手术切口血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止血技术缺陷。

人体的基本能量储备和需要

人体的基本能量储备和需要

1.

1.正常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5kcal热量,严重的感染、创伤需要30-35kcal热量

正常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5kcal热量,严重的感染、创伤需要30-35kcal热量。

2.

2.择期手术病人静息能量消耗(REE)增加10%,创伤感染增加20-30%,大面积烧伤增加

40-50%.

择期手术病人静息能量消耗(REE)增加10%,创伤感染增加20-30%,大面积烧伤增加

40-50%.

3.创伤后代谢变化:蛋白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脂肪分解增加

3.创伤后代谢变化:蛋白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脂肪分解增加

肠内营养(EN)

肠内营养(EN)

1.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1.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误吸,以及腹泻腹胀。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误吸,以及腹泻腹胀。

2.经胃管肠内营养时,判断胃潴留发生的标准是:每次输营养液30分钟后,回抽量应至少

>150ml。

2.经胃管肠内营养时,判断胃潴留发生的标准是:每次输营养液30分钟后,回抽量应至少

>150ml。

肠外营养(PN)

肠外营养(PN)

1.适应症:不能正常进食、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胰腺炎。

2.肠外营养最常见并发:

1.适应症:不能正常进食、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胰腺炎。

2.肠外营养最常见并发:感染

感染;还有

;还有糖代谢异常(高血糖)

糖代谢异常(高血糖)

、胆汁淤滞、肝酶谱升高等。

3.肠外营养短期用

、胆汁淤滞、肝酶谱升高等。

3.肠外营养短期用周围静脉

周围静脉,长期用

,长期用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长期易出现导管性脓毒症,若

长期易出现导管性脓毒症,若发热>8h立刻拔除导管。若>24h:使用抗生素

发热>8h立刻拔除导管。若>24h:使用抗生素。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结核、破伤风、炭疽杆菌、部分真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结核、破伤风、炭疽杆菌、部分真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气性坏疽也是)

(气性坏疽也是)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局部出现一个小硬结。

2.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局部出现一个小硬结。危险三角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

危险三角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

3.治疗:

3.治疗:局部治疗为主

局部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全身治疗;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一般不需要全身治疗;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2.治疗:主要是局部切开,使用十字切口(+)或“川”形切口,切口应超出炎症

范围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2.治疗:主要是局部切开,使用十字切口(+)或“川”形切口,切口应超出炎症

范围唇痈禁止切开:可有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的危险,留斑痕。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致病菌: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好发部位:

。好发部位:皮肤、肌肉、阑尾

皮肤、肌肉、阑尾。边界不清晰。

。边界不清晰。

丹毒

丹毒

致病菌(流火)

:溶血性链球菌。

好发部位:

致病菌(流火)

:溶血性链球菌。

好发部位:下肢网状淋巴管

下肢网状淋巴管。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皮肤红疹,发红,火烧样痛

皮肤红疹,发红,火烧样痛,边界清晰

边界清晰。象皮肿

象皮肿。

首选

首选青霉素

青霉素。

其他感染

其他感染

脓液

脓液稠厚

稠厚,有

,有粪臭

粪臭:变形杆菌。

脓液

:变形杆菌。

脓液黄,不臭

黄,不臭,易发生

,易发生转移性脓肿

转移性脓肿:金葡菌。

:金葡菌。

烧伤最

烧伤最常见感染:

常见感染: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

易引起

易引起败血症

败血症,不发生

发生转移性

转移性脓肿:溶血性链球菌。

拟杆菌脓液恶臭发黑,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败血症在寒战发热时抽血做细菌培养。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并扩散至其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病灶引起的症状,称为脓

毒血症。

脓肿:溶血性链球菌。

拟杆菌脓液恶臭发黑,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败血症在寒战发热时抽血做细菌培养。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并扩散至其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病灶引起的症状,称为脓

毒血症。

破伤风

破伤风

1.致病菌:

1.致病菌: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革兰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

(革兰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

2.临床表现:潜伏期

2.临床表现:潜伏期6-12天

6-12天,诱因

,诱因声光刺激

声光刺激。

首发症状咀嚼肌痉挛(咬肌)

首发症状咀嚼肌痉挛(咬肌)

。还有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弓反张状

还有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弓反张状等。

最严重

等。

最严重呼吸肌痉挛

呼吸肌痉挛。

3.治疗:接受过

3.治疗:接受过主动免疫者,伤后注射0.5ml

主动免疫者,伤后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

未接受过主动免疫:注射抗毒素(TAT)1500-3000U。

类毒素即可。

未接受过主动免疫:注射抗毒素(TAT)1500-3000U。

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

1.主要见于

1.主要见于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2.致病菌:

2.致病菌:梭状芽胞杆菌

梭状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毒性最强,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毒性最强,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3.典型表现:

3.典型表现:皮下气肿、捻发音、

皮下气肿、捻发音、皮肤出现

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

大理石花纹。

4.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的最可靠方法就是

4.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的最可靠方法就是彻底清创

彻底清创。

5.治疗:清创、引流,抗生素首选

5.治疗:清创、引流,抗生素首选青霉素+高压氧

青霉素+高压氧。

甲沟炎、

甲沟炎、

致病菌多为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鉴别:无跳痛、无骨髓炎。

鉴别:无跳痛、无骨髓炎。

脓性指头炎

脓性指头炎

1.致病菌多为

1.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2.典型特点:

2.典型特点:剧烈跳痛

剧烈跳痛,下垂时加重。

3.治疗:一旦出现跳痛,即应做切开引流,做一个纵形切口或对口引流。

,下垂时加重。

3.治疗:一旦出现跳痛,即应做切开引流,做一个纵形切口或对口引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所有的事故,在别人那里只是故事而已 ——而“贵在知足”感同身受 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我们的生活在有意识或者无意...
    呆M_e26f阅读 1,163评论 1 0
  • 狮子头 冬至之后,天猛地冷下来,紧接着一场连一场大雪,地冻天寒,路人都冻得缩紧脖颈,脚步匆匆。菜场倒是热闹异常。年...
    狼牙棒_阅读 3,674评论 2 2
  • 当赤城雅韵群主萌发邀请老县长范昌运来上课的念头后,我就纳闷,80岁的老头能说些什么?如能成功邀请到,那将是雅韵活动...
    流光清影阅读 4,039评论 1 0
  • 你真的会搭建测试环境吗? 经常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总要问一句,熟悉linux命令么? 同时在很多招聘的JD上都有明...
    软件测试学习提升阅读 4,969评论 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