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能帮助皇帝XX更加“持久”的肾宝?

有多少人点开文章是来寻找延时“肾宝”秘方的?

不好意思这里治不了生理上的“早X”, 但是今天这篇文章可以告诉你,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古代的皇帝更加持久地统治国家。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让我们来看看什么东西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吧!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翻译:

卫鞅已经写好新的法律条文,但是害怕秦国的民众不相信,因此还未正式颁布。

于是卫鞅整了一场直播秀,在秦国国都的南门立了根木头,对着老百姓承诺,有人能把这个木头搬到北门就能得到十金,而且不用交税哦。

老百姓都感到奇怪,没有人相信会有这么便宜的事。卫鞅看到没有人搬,把赏金提升至了五十金,同样也不用交税!

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卫鞅当场给了五十金。等“徙木立信”的故事传播了秦国的大街小巷,卫鞅这时才开始颁布法律。

解析:

从卫鞅的角度上看,如果要变法成功,必须有两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一,需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第二,要将变法这件事尽可能地传播到秦国的每个角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1.为什么百姓的“信任”那么重要?

这里直接上司马光的原文,这段话写得多好,可惜很多皇帝不够重视,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最后亡了国!可惜了了。。。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司马光的意思是说,“信任”是维持国君统治“持久”最好的肾宝,让百姓能够毫不怀疑地相信国君比黄金珍贵一万倍。

获得百姓信任的国君,百姓可以为其不畏生死。

做得差一点的国君,从不给百姓任何实质性的承诺,总是说着绝对正确的话,听了比较晕,其实和没听差不多。

做的更差的国君直接就欺骗百姓,以百姓为奴隶,鱼肉百姓。失去百姓信任的国君,早泄是迟早的事,怎么能够持久呢?

那些事会透支古代官府的信任呢?我比较喜欢用魏国来举例子

比如魏国那些贪官,讲起话来动不动就是人民至上,其实大奸似忠,私下里不知捞了多少黑钱。。。

比如魏国那些徇私枉法的官员,能不能晋升能力不重要,人品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背景,能不能给上级输送实质的利益,上级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上级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比如魏国奖惩不公,在魏国活得好的都是那些艺人,老湿,逃税几千万两白银,这让老百姓从猴子干到人都赶不上,活得和狗一样,却还要喊着正能量,每年人均收入13两白银就叫做幸福了,还要让百姓学会感恩!

比如魏国巧取豪夺百姓的土地,用各种手段从百姓手里收来二百两的土地,转手卖给奸商两千万两,奸商在原有的土地上建了几千套房子,每套四百两,还没建完就开始卖,一边卖一边涨价,先买的百姓都以为自己赚了,于是就敢借钱买,贷款和本金差不多,把百姓卖了,百姓还帮着他数钱。。。都玩这种

比如魏国有一百种方法让老百姓进牢里的黑社会性质的村官。。。

等等,不胜枚举。。。

可是,受过这些套路的百姓最终还是会明白的,等到百姓真正醒悟的那一天,那时再想恢复信用无异于痴人说梦。

风平浪静的还好,真正遇到了大的灾难,百姓不会为之奉献生命,而那些奸商,有钱的贪官污吏,艺人绝大部分会逃走,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就只剩下了灭亡这条路可以走。

信任比黄金珍贵万分,有了信任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组织的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组织中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有了信任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可以创造。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卫鞅才会安排这么一出“徙木立信”,让秦国的民众相信官府,树立官府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

2.怎么才能让秦国尽可能多的百姓知道“秦国要变法”的事?

人才就是人才,卫鞅要是在今天也是一个运营高手,要是单单只靠官府对变法进行宣传,得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啊,况且效果不一定好,老百姓也不会愿意坐下来听你讲。

做宣传的最重要的不是你给他们宣传,而是让他们自发性地传播你想要传播的信息

卫鞅创造了一个热点事件,这个热点事件极为罕见,一个小伙子就只因为帮官府扛了根木头就得到了五十金(秦国国都五座四合院的价值)。

这件事极具话题性,说得专业一点这为秦国的百姓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也就是所谓的社交货币。

在“徙木立信”发生的这段时间内,每个听众都成了这条消息的传播者。

卫鞅厉害之处就在于将秦国要变法的消息,以及捍卫新法的决心全都附着在了这件事情之中,还让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秦国民众免费为他宣传,一石三鸟啊!

能让秦国民众相信官府,能让秦国民众自发地为官府宣传,拥有这么一个大才卫鞅,秦国的强盛指日可待!

大家喜欢像这样阅读《资治通鉴》吗?赶快关注“生史看淡”微信公众号吧!

让我们一起学习《资治通鉴》,领悟《资治通鉴》里的人性和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秦为天下建业,然绝非一暴字所能了也 自昨夜终,《大秦帝国》所著五百万字,业已读完。子婴临死时所言“秦政固未尽善,然...
    lavender0505阅读 1,793评论 0 5
  • 还是喜欢叫他公孙鞅,他是卫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叫他卫鞅只是因为他是卫国人,可是在仅有留下的历史中,似乎查找不到...
    清风道梦阅读 577评论 0 0
  •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
    新冠克星阅读 771评论 0 0
  • 春秋 ============ 春秋概述 ---------------------- 元前七百七十一 ...
    通史史诗阅读 1,385评论 0 0
  •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To者也阅读 1,3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