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报告笔记想说的话。
今天是2025年2月27日,距离寇教授作报告的2月20日,时间已经过去了8天。尽管由于最近忙于开校工作,没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笔记和所思所想及时整理出来,但是我为自己在记忆即将模糊尘封之前,利用7篇“简书”的形式,尽最大努力,相对完整的呈现出来,而由衷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快乐!
静心细思:促使我整理笔记和心得的动力源泉来自何处?不正是来自于授道人“草根”般的经验?不正是这些经验的“地气”像一粒种子在我心里发芽扎根?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会有一阵春分拂过就出土了!当你不断的往深扎根的时候,你在细节上、小的问题上,你就会不断的发新芽、展新叶、抽新枝、拔新节、开心花,直到有新的结果。
打开《大学》,第一句话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你看这三项任务是人一辈子的任务。人一辈子都要“明明德”,一辈子都要“新民”,一辈子都要“止于至善”。
先说“明明德”。
哪个“明”啊?日月“明”,两个都是日月“明”。
哪个“德”呢?道德的“德”。什么是“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道”;什么是“德”呀?按照规律办事情叫“德”,敬畏规律,尊重规律叫“德”。
“明德”呢?就是符合规律、自己内心深处希望别人看到的;“明明德”呢?就是把自己内心深处做的对的,希望别人看到的,大家都应该这么做的道德优点、长处看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这叫“明明德”。
寇教授之所以优秀,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一个“明明德”的教育人,他几十年不断地“明明德”!他明白教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把自己看明白,明白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我的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他把自己看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把优点长处写出来。每个人都有优点长处。他把自己所有的优点、长处都不是当做骄傲的资本,而是当做成长的资源。人的烦恼来自哪里?来自,一旦你把自己的优点、长处、优势当成骄傲的资本,你就开始堕入了烦恼痛苦的深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个人都在自新、自新、自新、自新,自新的过程中,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也符合一切事情的发展规律。他从自己的长处出发,从他的优点出发,从他的已知出发,一点一点,微创新,微创新,微创新,
他不断的求新、求新,求新、求新的时候,才可能“至于至善”。
他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把自己原来的优点扩大一点,扩大一点,微成长、微成长,新民、新民、新民、新民、再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