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眼光别样情理
——《鸿门宴》人物评说 20091121
史迁以一部伟著《史记》而泽被后世,每每品读,时有收获。
以《鸿门宴》而论,确有此感。
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欣赏角度,带来的是不同的解读。人不同,眼光与欣赏角度亦不同,但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段去品读,也会出现不同的眼光与欣赏角度。
人们读《鸿门宴》,感受到的是剑拔弩张、刀光剑影、杀机四伏的紧张情势,作品一波连一波,曲折有致,且又不乏细节描摹,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这些都给读者带来愉悦与审美的感受。
审视《史记》中涉及项羽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项羽的评价。史迁的文章彰显了他的真实意图:褒扬项羽,痛惜项羽。所以读《鸿门宴》时,如果能从这一整体高度来品赏,那会更有味。因为《鸿门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史迁对项羽之所以失败的一种含蓄阐释。
张开自我的想象之翅,让心灵走进古人,和古人进行心灵的深层交流,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句评语:性格决定命运。同时,也随之而想到,从不同的层面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眼光,带之而来的是会对性格的改变起到一定作用。
《鸿门宴》中的人物所作所为在我看来,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有两种对立的阵营,在这两种对立的阵营中,人物各自为其所在集团出谋划策,竭尽所能,究其原因,我认为当在各自所思考的不同之角度上。
有很多人都不齿项伯所为,认为他是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的被人利用的糊涂人;有很多人都欣赏范增的决绝,为他而惋惜。其意明显是认为项伯错而范增对,这种看法的持有者当是从一个标准下去衡量审视人物行为的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都以“天下”为机枢,站在了范增的立场上,那当然会这样认为了,可是,我们如果换一种眼光,从项伯的身上去思考、衡量,那又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
如果现在一个人站在项伯面前问项伯,是忠诚于项羽还是刘邦,那我想项伯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忠诚与项羽而非刘邦。可是既然这样肯定,那对项伯竟以身翼护项庄要刺杀的刘邦这一行为又作何解呢?难道只用他糊涂的理由就可以了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项伯的确也认为刘邦是个英雄,对刘邦的打下关中却让项羽称王一事抱有赞赏之意,可是对现在项王却听信人言就要杀刘邦一事并不赞同,相反而怀有一种同情弱小、惋惜自毁己力的感受,再加上刘邦的故意谦卑,再三表态说自己无背叛项王之意,而致使项伯生出这样一种认识,即项王做错了,刘邦不该杀,应该拉拢,让刘为项卖命。现在自己这样做,是为项王拉拢刘邦,争取人心。应该说,如果站在项伯这个角度来考虑,那是没错的,项伯是忠诚于项羽的,救刘的目的是为了壮大项。可是,这恰恰说明了“眼光”的问题,人因眼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他项伯的眼光是从局部利益着眼而看,从个人的小我层面来思;与之相反,范增的眼光则显得大气,他范增着眼于“天下”的整局,而且做事绝不拖拉,干脆利落不容人去细品,目标确定后态度坚决决不妥协,具有了成大事者“忽小节,心狠毒’作风。他正是站在了“天下”的高度,用这样的一种眼光来看刘邦的。他当然非常的了解刘邦,也极为推崇刘邦,承认刘邦是英雄,并且甚至把他抬到和项羽并列的位置上,敏锐地指出“天下”将是刘项二人的争夺战场,如果刘邦能服于项羽那尚可,可问题是刘邦不是能甘心臣服于人下之人,是英雄不假,但英雄若不能为我所用,甚至还会成为敌人,只应及早铲除绝不手软,即使之前刘邦不管什么原因为项羽做了贡献,即使杀刘邦有碍口碑,即使杀刘邦会丧失一时之民心,可是依然不能手软。什么以大欺小,什么道义真理,在争天下之中,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只以成败论英雄。他的这种大眼光决定了他的坚决的意识及为之付出的行动,所以范增做的当然也不错。
如果说项伯占了一个“理”字,那是因了项伯的小我情怀下的眼光,这个小我情怀的 “理”更以理解为“情”为可佳,因为项伯对项羽有效忠之情,对刘邦有拉拢之情,对范增有抵触甚而敌对之情。我们不能说项伯破坏了范增的计划就认为项伯是不忠于项羽。归根究底忠与不忠是要从内心去挖掘去衡量,所以,项伯其实是忠于项羽的,只是在他的这种眼光下带来的意识行动本身却有助于刘邦而已,而这又并非其本意。我们不要忽略了项羽这个核心中的核心人物。正是他的沉默带给了项伯一种暗示,范增指示项庄舞剑意图刺杀沛公并非项羽所允,而这就更坚定了他的身翼蔽沛公的决心,因为这并未违背项羽的心意。
如果说范增也占了一个理,那当是因为范增的大我也即天下之情怀下的眼光,而这种大我情怀我以为以“理”字阐释为上佳。范增眼中的情与理,“情”是个人小事,“理”是天下之大事。在面对天下时,小我之情是可以不顾念的,只要能达到大我的理想目标,绝情弃义又何妨。所以他也是真正的实心实意效忠于项王。他的理也不错。
从项羽的角度来看,他也能明白项伯的忠心与亚父范增的真诚,但他在眼光取向上就倾斜于项伯,当然这和项伯行为引起的原因不同,因为项羽之不杀刘邦虽也离不开个性之小我,其间刘邦的刻意低调与谦卑又增强了这份筹码,但更多的原因当在于他的极为自负,目空一切。他虽在范增的劝说分析下也意识到刘邦的潜在危险,潜在威胁,但他却并未真的放在心上。实际上他内心是极为轻视刘邦的,一方面项羽本人自封勇武盖世,另一方面手中又掌握远远多于刘邦数倍的军队,这些表象下带来的意识决定了他的眼光不可能如范增一样,也从而处于徘徊的边缘。事实上,他对刘邦是动了杀机的,对范增行动的默许便是证明,但内心中对刘邦的轻视对自我的极端自信又使他并未太在意,而这也恰恰构成了刘邦集团转败为胜,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所以面对犹豫不定的项羽,刘邦步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表现极为恭谨谦卑又礼数周全,再加之以所谓的小“理”,最终成功地逃出魔掌,以冒险赴宴获得项羽的冰释前嫌而免除了一场迫在眉睫的覆亡危机,这也是一种胆识,一种眼光。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他们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在范增大骂项羽认为项羽是错误的痛惜中,我们又何尝不能想见项羽的满意而离,项伯的颂赞项王英明。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去反思,认识一个人,判断其行为的对错,当然可以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去评判。但也无妨我们能设身处地站在被评论的立场,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因为这样更可以完整的认识一个人。
我想,古人正是站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去俯瞰历史而得出“春秋无义战”的吧!而当初刚提出这种观点时是不是也给了时人以一种新的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