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宗教和精神导师建议人们要冷静地接受或顺从地面对死亡,这样至少能做好“善终”的精神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些老年人的确做好了与世长辞的思想准备。然而,许多或应该说绝大多数年轻人是不会面对死亡的,就像英国诗人狄兰 • 托马斯在他的作品《不要踏入静谧的良夜》中所说的一句话“反抗吧,在这将逝的时光里反抗吧”。
所以,求生是年轻人的自然反应,纵使在自己生命之光即将消逝之际,他们也甘愿让愤怒的烈焰烧遍全身,以照亮生命最后一丝光线逝去后的黑暗。我们之所以要延缓时间的流速、抗拒死亡的降临是因为我们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比如各种无法割舍的情感和许多欲言又止的心心念念。
当我们得知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这个事实后,我们会感到焦虑、沮丧或畏惧。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我们的余生精彩绽放以及如何做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抉择。其实死亡的降临能集中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专注于身边的人或事。当意识到死亡的不可抗拒性时,我们会强迫自己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人或事,并为此倾其所有。
如果我们能像吸血鬼那样长生不老,那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实现我们所有的梦想,到那时梦想也就不再仅仅是梦想了。与此同时,一切事物将变得不再有意义,因为我们不再需要为选择而苦恼,并且有充裕的时间去做任何事。正是死亡,也只有死亡才能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关于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其一,求证生命是否需要一种意义;
其二,如果生命有意义,确定这个意义是什么。
我们可以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来为“生命的意义”寻找答案,但是大多数的哲学家可能只会无所谓地说一句“如果生命有意义而我们却不知道,那就让我们过好余下的每一天吧。”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 Camus)曾说,哲学当中唯一有意义的问题就是“人为何不选择自杀?”加缪还说当我们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最好顺从地接受它,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
如果你觉得你的生命具有某种意义,那么你就没必要再问这样的问题了。如果你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你不妨学习大多数哲学家的做法——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事物的“意义”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