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说过,“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那么,如何组织一个讲书稿呢?讲书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比如要不要写逐字稿呀,有没有注意事项呀?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第六章里找到答案。
问题一:讲书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以书为据,别跑偏。
2.讲书是再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
第一点很好理解,就是要围绕着书籍的主题来讲,不要过多阐述与书的主题无关的内容。比如你要讲的书籍是《成为作家》,那你就要围绕着书的主题,如何才能成为作家进行一一阐述,而不是偏离到介绍具体的写作技巧,如怎么写好标题这些,这就不是书本的大意了。即跟文章偏题是差不多的意思。
第二点,讲书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即是要用自己的话转述书本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念书,列摘要。毕竟有些概念是比较难懂的,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转述给听众听。
问题二:讲书时需要注意哪些?
1、注意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及尺度。如果原文写得好,那就把它念出来就好了。照搬的情况最好不要超过原文的10%。
2、利用故事把一个道理讲清楚。尽量少评论,不添加太多自己的观点。
3、切忌改变书中的观点。
4.遵循原书逻辑,有目的性侧重。
问题三:如何组织一个讲书稿呢?
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构建思维导图,这里作者把它比喻成坡道。作者分享了一些关于建坡道的原则和方法。
1.可以用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比如说,书中谈到的《掌控谈话》这本书,可以从这本书为什么打动我入手,然后一步步的根据书中的内容去回答这个问题。
2.在开场的时候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比如直击主题,或者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开头部分讲。也可以是代入一个场景来开展。
3.坡道可以从书本里找,或者是用生活场景代入等。遇到不容易找的,可以制造一些亮点,来引起听众的重视。
二、建立完坡道之后,就要选取重要的章节,陈述整体结构。比如看看正文,对于每个观点的论证分别采用了什么数据或什么案例等。有价值的素材放在最前面,对于同类的内容要归纳和合并。对于结尾,要升华整本书的价值。其实跟写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
同时,在作者看来,讲书尽量不要去写文字稿。当一本书读完之后,直接写下思维导图,然后建立坡道,一步步延展下去,直至收尾。也许这对于第一次讲书的人会很难,但也要有意识地去脱稿练习。毕竟照着稿子念和自己直接脱稿讲书,给听众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对讲书感兴趣的话,那么到了这一章,你就可以尝试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