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定义世界
进步就是一个不断重新定义的过程。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说,“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All happy companies are different: each one earns a monopoly by solving a unique problem. All failed companies are the same: they failed to escape competition. )
谷歌的Page Rank算法重新定义了搜索,把庞大的互联网装到了那个小小的搜索框里,使得谷歌成了人和互联网之间的枢纽,而谷歌也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标杆。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并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纪元,让手机从一个通讯工具变成了最核心的终端,在属于乔布斯的时代,苹果的每一个产品都令人惊叹,要不是天妒英才,不知道又有多少东西会被他重新定义。
在谷歌,提倡一种“10倍思维”,即每一项优化的目标要比现有产品提高10倍,听起来不可思议吧。Google X的负责人阿斯特罗·泰勒便是10倍思维的信徒,他说“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往往比做到10%还要更容易些。”
“尝试做一样新东西或是更好的东西,做法最终不外乎那么两种风格,”泰勒说,“一种是小幅变动,不会吓人一跳的版本改进,比如改变生产模式。从程度上来说,你往往得到的就是10%的改进。”
“但如果要获得真正的巨大革新,一般来说你就得重新开始,尝试另一种方式或很多种方式。你必须打破一些基本的假设,当然,你不可能未卜先知,你只能去摸索,去试。显然,这个时候就得打破常规,违背常理。”
——沙恩•斯诺《出奇制胜》
循序渐进式的进步依靠的是苦干、是更多的资源、是更多的努力。而10倍的进步,则建立在勇气和创造力之上,是巧干。换言之,10倍的目标逼着你走智慧捷径。
这种捷径便是去抛开过去,重新定义。
2.重新定义自己
对自身的不断定义便是不断地自我突破。
腾讯曾经是一家封闭自保、以抄袭著称的企业,但经历了2010年末的“3Q大战”后,腾讯决心重新定义自己。“腾讯过去的梦想是希望建立一个一站式的在线生活平台,今天想把这个梦想往前推进一步,就是一起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马化腾在3Q大战半年后说道。而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连接一切”的新战略也把这家企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反观那些固步自封的企业:不愿意更换操作系统的诺基亚,仍然相信胶卷拍照的柯达,从巅峰到没落,快得让人难以接受。
不仅是企业,人也是一样。不断地重新定义自己,是迎接改变,是不给自己设限,是尝试新的事物,是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一部分人把固执当做独特,把无知当做清高,把偏见当做不随波逐流,对于看不起的东西从来都是嗤之以鼻,哪怕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这都是从前的我,内心的骄傲(或者是傲娇)让我拒绝这一切听起来很低端的东西。
直到我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才发现自己曾经一直在井底欣赏所谓的风景。“存在即合理”,包容是一个人强大的本源。有时候拒绝不是因为你更高明,而是对未知的恐惧在阻止你。勇敢地去包容每一种思想,勇敢地去做没有做过的事,勇敢地踏进新的领域,你会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不断定义自己,使自己更强大。
这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理由,强行给自己定义一个写作的新技能,万一有人看呢对不对?哈哈哈!但愿自己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