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说服力,是需要刻意培养的能力。
职场说服的三个通用原则。
第一,积极主动的姿态;第二,站在对方的角度或高度说话;第三,设计和控制。
先说"积极主动的姿态"。"积极主动",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具体执行起来似乎也没有个标准。那么到底怎样才算"积极主动"呢?刚才我们说到,职场中人,要以完成公司和组织的目标、达成结果为导向。其实积极主动,简单来说,就是抱着"我有什么能帮忙"的心态,去跟别人对话。
第二点,站在对方的角度和高度说话。因为职场势差的存在,不管你怎么认为道理在自己这边,对方往往就是在职位、经验上比你高,或者和你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在职场上说服别人的过程,要求你从一开始,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点出对方的利益相关。
第三点,也就是,设计和控制。职场沟通不是即兴表演,想到哪说到哪,必须注意沟通效率和禁忌。
所谓设计,是说你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之前,需要了解对方需求、遇到的困难、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还包括把握说话的时机,并在说服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沟通走向。
以一次成功的跨部门项目启动会议为例,正式的会议可能只需要1小时,但光是会议材料的准备和制作,会议中可能出现的兄弟部门反对意见预演,各方意见征询等等,都值得花一周的时间去准备。
最简单,也是最难做到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抱怨、责备、找借口、发火等负面情绪,将严重降低你的职场形象和说话的分量。一旦情绪失控,所有的沟通招式将全部失效。我管这叫"动情绪你就输了"。
要想克服这个问题,我和你分享一个思维方式。那就是,"相信一点:在沟通中的任何结果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的方案被老板否定了,很好啊,也许是你还没有考虑周全,也许是推出的时机不对,总之借这个机会再改进啊,恭喜你得到了又一次成长的机会;
你寻求兄弟部门帮助,对方总是和你抱怨,很好啊,如果你能帮助解决他们抱怨的点,他们就会反过来给你更多的支持;
你试图说服市场部给你活动支持,他们一口气说了十条不一样的想法,很好啊,终于有机会搞明白他们到底想要什么了。你看,如果你是从这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情绪是不是变得可控了?
最后,我想告诉你,在职场上,你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改变面对"职场势差"时不敢说话,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说的习惯。职场上,成为别人说什么都说"好"的"好好先生",也就意味着你成了不重要的人。
职场这个组织,本质是围绕着资源分配进行的合作分工。越能够调动资源的人,越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如果你什么都说"好",也就意味着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你了;因为你没有能力为组织创造额外的价值。
我十二年的职场经验告诉我,升迁快的,往往就是那些在每天不断发生的沟通中,能够说服别人进行资源整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