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和老张同住城郊,都以种植蔬菜为生。每天一早,他们各骑一辆电动车,拉着菜进城去卖。
卖菜的地点是一个小区的门口,老赵在南门口,老张在北门口,各卖各的,互不争抢。卖完菜后,两人边骑车回家边相互打探,你卖啥价,我卖啥价,你卖多少钱,我卖多少钱。让老赵奇怪的是,老张卖菜的钱数总比他多,即便老张车上的菜比他少、价格比他低,但他还卖不过老张。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问老张到底是啥原因。老张只是神秘一笑,并不作回答。为这事儿,老赵的媳妇没少和他吵架,说他藏了私房钱。
[if !supportLists]一天,[endif]老张路上不小心翻了车,老找不顾生命危险把老张从车下面救了出来。幸亏老赵救得及时,老张才保住了一条命。
老张出院后,为了感谢老赵,专门请他下了顿饭店。席间,逃过一劫的老张喝了不少酒。老赵趁机问他,卖菜钱总比自己多的秘诀是什么?
老张乜斜着眼说:“实不相瞒,是我在称上做了手脚……”
噢,原来如此!老赵这才明白。
老赵家里负担重,孩子在读大学,媳妇身体不好,全家开销就指着他卖菜这点儿收入。他想,一次少个半两、一两的,城里人也不差这点儿分量,自己还可以多赚一点儿,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一咬牙一狠心,也把称做了手脚。
还别说,这一招儿真管用。自打这儿以后,他卖菜的收入开始和老张旗鼓相当了,但他留了个心眼儿,当别人面故意往少了说,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老赵在小区门口常年卖菜,很多小区居民慢慢成了他的老主顾。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天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来买菜,而且他眼神不好,每次付钱的时候,都要先把钱放到眼睛近前,一张一张翻着看,动作十分缓慢。老张把他这一点看在眼里,有时候趁边上没人,就把一些别人挑剩下的残次菜装进塑料袋卖给他。令老张庆幸的是,他竟然从未发现,每天依旧照常到他摊上买菜。
[if !supportLists]一天,[endif]老赵的媳妇得病住了院,手术费需要一万元。他东拼西凑,还差一点儿钱,便拉了一车菜到小区门口卖,指望着卖完菜,把最后一点儿钱凑够再去医院。谁想祸不单行,他在路上遇到了城管,就像老鼠遇见猫一般,仓皇逃窜,历经辗转,总算到了小区门前,那位白发老人已经等了他半天。
老赵照常开始卖钱,他见摊前只有老人自己,顺手将昨天没卖出去的几捆菜卖给了他。老人拿出一张整钱放在眼前看了又看,递给老赵。老赵忙去找钱,可他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钱包。他一下子慌了手脚,把车里车外连同菜摊翻了好几遍,连个钱包的影儿也没看见。
一想到媳妇躺在病床上那张焦躁、憔悴、痛苦的脸,他心如刀绞一般,忍不住蹲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你这是怎么了?”老人吃惊地望着老赵。
“我把给媳妇看病的钱弄丢了,她现在躺在医院里等着手术哩!”老赵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这时候,从小区里进进出出的居民见老赵一个大男人蹲在那里哭,都觉得好奇,纷纷围拢过来。问明原因后,有的说,应该马上报警。有的说,应该沿着来时的路找一遍。有的说,快点回家找亲戚朋友借钱给媳妇看病。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说着。
“你媳妇手术需要多少钱?”老人突然问老赵。
“一万元。”老赵埂咽着说。
“那好,我这有一千,你先拿去。”老人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这次没有放到眼前去数,而是直接递给了老赵,接着对围观的众人说:“我看这位农民兄弟天天在这里卖菜,人很实在,今天摊上了这事儿,十分紧急,大家伙儿帮帮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老赵没有伸手去接钱,而是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脑里浮现出以往卖给老人残次菜的情景,脸不由地发起烫来,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猛抽自己一顿耳光。
“还愣着干什么,拿着呀!”老人把钱塞进老赵的手里。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人纷纷掏出钱往老赵手里塞。还有人帮他吆喝起菜来,很快菜也卖得一干二净。老赵把手里钱一数,已经超过一万了。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老赵满怀愧疚地说。
“不用这么客气,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今天如果丢钱的换做我们中的任何一个,相信你一定也会出手相助的。”老人说,“我们看你人挺实在的。”
众人散去后,老赵望着老人踽踽独行的背影儿,霎时热泪盈眶。
媳妇出院后,老赵又在称上做起了手脚,这次是把少改成了多。
“你是不是疯了?”媳妇不解地问。
“我这是在还债。”他说。
“还什么债?”
“良心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