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兼职有感:
我面试过一份工作,是在服装店里打包,说好八号过去上班,环境怎么样暂时还不知道,毕竟是店铺,中午不会有休息,吃完饭就干活,像这类店铺几乎都是家族式运营,用人都是家里的亲戚,我一个外人,也不知道能不能被接纳。这两天都在做一些临时工,在郊区一个古镇景区里做了两天,从早晨九点做到晚上十点,时间长,工资也少,昨天太阳特别大,被暴晒了一个下午,所以今天就没打算再去了。昨天还有另外一个女生,也去古镇做兼职,居然和我住在一个城中村里,晚上公司安排的车送我们回到村口,我让她先走,说自己要买些东西,这是为了避嫌,不想被人流言蜚语,何况这么巧的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陷阱。在福州我能活到现在,一半的原因就是我不相信这里的任何人,虽然现在还是单身,可也不会轻易就被异性吸引,我还是喜欢诗情画意的异性。
古镇是新盖的景区,还有很多没有完工,国庆假期提前对游客开放,所以需要兼职去帮忙干活。我去做了两天,被正式工像牛马一样使唤,也可能是跟踪我的人故意让他们安排我去做重活,让我受累受苦,好几个兼职,就我去拉货,补货,送饭,搬运,可工资却是一样,女的还不用干活。除了体力活,我还要在摊位上帮忙卖货,一些正式工自己躲着太阳,经常出言不逊,把自己当成董事会里的人,不能文艺激情,却穿着汉服,我觉得是侮辱服饰。导购都穿上了汉服,第一天我还真被她们是服饰吸引,可和他们交谈后,她们连最基本的文学、历史、人文知识都没有,也不知道同袍是什么意思,这让我大跌眼镜,既然景区是在还原古色古香的古典文化,那么招聘的人也应该要懂些人文的,特别是正式工。不知道《诗经》,不知道唐诗宋词,不知道历史,不知道一些历史人物和其生平事迹,把这样的人招聘进来,只能用狗尾续貂,滥竽充数,不伦不类来形容了。
景区有广播音乐,可一天到晚,没完没了就播放那几首歌曲,连搞音乐的人都是不伦不类了,如果是我负责,我会播放很多古风歌曲,会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歌境合一,仿佛大家都回到了古代。就说歌曲,比如萧丽珠的《独上西楼》,安雯的《月满西楼》,玉璇玑的《秦淮八艳》,徐小凤的《别亦难》,风中采莲的《琵琶语》、《江南》,HITA的《大唐红颜赋》,风小筝的《爱妃》、《伶仃》、合唱版的《剑啸江湖》,郁可唯的《知否,知否》,满文军的《江山美人》,张紫宁的《清平乐》,林灵的《金剑雕翎》,丸子呦的《广寒宫》等等。只要用心,就可以找到类似的古风歌曲,多放些古风歌曲,游客也就太上忘情了,只能说负责歌曲的人基本没听过什么音乐,或者是当地的人欣赏水平低,放了也像是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穿汉服的几乎都是女生,而且也不专业,应该安排些男生,让他们出现在各个角落,或拿毛笔写诗,或弹琴,吹箫等等,我看不到舞剑、琵琶,一些文人墨客聚会的古代场景。只能说节目没有新意,不懂构思,比如搞一场女生抛绣球,让一个男生扮演状元,然后绣球抛给了状元。或搞一场清官断案,审问恶人,或搞一场私塾,学究在教孩子们背诵四书五经,或搞一场外敌攻城,将士们飞登城头抗击侵略。很多古代的东西都看不到,结果看到现代人的杂技,找个人扮演孙悟空,既然要弘扬华夏文明,就该包罗万象,结合整个华夏文明的东西,比如三国人物,水浒人物,红楼梦人物等等,特别是《红楼梦》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的出场肯定是惊艳全场。许多神话人物也可以搞,七仙女,白素贞,门神,钟馗,神仙菩萨等,横店影视城就包罗万象。建筑要古色古香,那么歌曲也要,服饰也要,知识也要,保安穿保安服就是笑话,应该穿盔甲,拿刀枪,这样才像古镇。
我呆了两天,就不想呆了,建筑是很古典,可始终是在现在盖的,如果没有外在的文化支撑,那也只能是建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到南京、杭州就能入戏,因为我在那里能感受到人文气象,可是在这景区,我感觉不到,不是因为建筑,而是人事、策划、营销方面的不足,与古典还原背道而驰,相差千里。当然,我不是老板,我没有指挥权,如果我是,我有,我当然会多招聘一些中文系、历史系、艺术系的人来工作,即使是普通的保洁、保安都要隔三差五进行文史教育,决定不了游客的知识水平,还是可以决定公司的文化水平。想想,假如最基层的保洁、保安都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那些游客就会自惭形秽,就可以带动民众的教养积极性,也能开民智。我是很激情,很有想法,可惜我的户籍偏偏造成了我文化的夭折,我在这里一事无成,连个知音人也没有,经常受到别人的诽谤和丑化,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