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是很难立刻鉴别人才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论知识水平的高低,或者社会经验是否丰富,都自以为能够很快的识别人才。奇怪的是,当我们自己考察人才的时候,往往会以为自己的鉴别是正确的;而在客观的看别人考察人才的时候,通常会觉得别人并没有真正识别。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一般只能识别与自己同类型的人才特点,而不能识别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才美德。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八种人才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种,道德教化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公正廉直为标准,当其选择人才时,能够识别高尚的道德人格,却会怀疑谋略权变的存在价值。
第二种,政法制度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考察名实关系为标准,能识别正直的品质,而不重视变化多端的计谋。
第三种,计谋策略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出谋划策为标准,能识别奇妙的计谋策略,而看不到遵守法纪的优良品质。
第四种,综合事务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鉴别梳理为标准,能识别政策,快速掌握规则,而不知道设立制度所依据的原理。
第五种,通权达变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善于度测心理为标准,能识别韬光养晦的大智,而忽视法律和道德教育的意义。
第六种,技巧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获得功利为标准,能识别积极进取精神的价值,而不理解自然无为之道的功能。
第七种,批评督查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明察是非为标准,能认识激浊扬清的意义,而不能体会风流倜傥的洒脱。
第八种,能言善辩型人才。
通常这类特点的人,以辨别分析为标准,能识别敏捷应对的雄辩,而不能识别含而不露的内秀。
因此,上述人才之间经常会互相指责非难,不肯承认对方的价值。只有遇到同类型的人,一经交谈便互相认可;遇到不同类型的人,则长期交往也一无所知。
其实这些人都属于只具备以上一种人才特点的偏材,如果具备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偏材素质,那么自身具备几种素质,就能识别几种相应的人才。也就是说,具备一种偏材素质的人,能识别一种偏材品质的人才,具备多种偏材素质的人就能识别多种偏材品质的人才。
而具备以上所有人才特点的叫兼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决策型人才。当然,只有兼备了各种人才素质的人,才能识别一切人才。
我们在识别人才是否是兼材的时候,只靠初次见面这么短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综合决策型人才,具备了所有的人才特点,我们需要通过多维度的考查,才能使其全部才能表现出来,这样对他的评价也就准确无误了。
我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通过交流来判断人才的属性。
我们怎样才能迅速明确对方属于偏材还是兼材,以便采取合适的交谈方式呢?
一般情况下,那种在交谈中试图以各类人才所感兴趣的不同话题使对方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性格,并对对方加以评论赞赏的人,属于兼材;那种总是陈述自己的特长,并希望获得对方称赞,却不打算了解对方特长的人,属于偏材。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办法初步的快速对第一次见面的人才进行辨识,大概能确定对方是属于兼材方向还是偏材方向,如果是兼材方向,这就需要长时间进行多维度的考查;如果是偏材方向,可以对照上面人才特点进行属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