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听凯瑞分享关于焦虑的话题。
我确定这个话题之后,在一次心理评测中被评为全场40人中最焦虑的一位,接近中度焦虑症。其实我在2010年时还经历过一年多的抑郁症。我一度退缩过觉得我不应该分享这个话题,以免给别人带来非正面的影响。但是,我还是希望聊聊这个话题,因为,你看,我不说,你们都不知道我是专家鉴定过的中度焦虑症吧?我能做到化焦虑为动力,开启人生的螺旋上升通道。
那么人生常见的焦虑有哪些?
现场提问,给4个回答机会。从中归纳
第一类是“来自外界的要求大于你当下的能力,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是焦虑最常见的类型。
第二大类,是因为选择过多,或陷入非功利的学习,而产生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型焦虑、“自嗨一下就结束”型焦虑。这种类型的朋友特别忙,而且很多小斜杠们都会躺枪。会做的事情很多,算爱好层面的就更多了,但是好像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或者干了多年还是个基层员工,但居然还不敢跳槽。
有一句鸡汤是我讨厌的鸡汤之首,叫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它被九成以上的人误读,并作为懒、不坚持的借口,甚至被选择型焦虑所控制。
大部分的人根本没有努力到赢得一次与好机会在一张谈判桌上的机会。你有没有做了一箩筐选择,最后越选越LOW啊?所以,别迷失在选择中,要功利地、有的放矢地、扎实的努力去对抗焦虑。淡淡地说一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真的不太酷。
第三大类,是因过于在意外界的评论而生产的恐惧和退缩。比如,我自己在准备这个分享的过程中,就问过家瑞,如果我讲成扎心风格,会不会掉粉?我很方啊。就人话就是偶像包袱~(笑)这跟第一类外界要求大于你当下能力是不同的,这种焦虑跟能力高低扯不上关系,而且往往出现在客观评价还不错但是妄自菲薄的人身上。比如,明明已经美得不行,但还是拍照五秒钟,P图两小时。有没有试过发一些朋友圈几个小时之后,因为某几个人的评论,又删掉。
焦虑的类型还有很多,今天没有办法再继续举例,以上是本人亲身经历及收集了百余小时的咨询个案之后整理的最常见的三种 。
那到底什么是焦虑的定义呢?我最喜欢的一个定义版权所有凯瑞本人。
焦虑是人类与身俱来存在的,对得到的欲望或担心失去某物而产生的紧张、恐惧、退缩及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焦虑不存在消除的可能,区别只有控制它或被它控制。
一旦被它控制,人会被消沉、恐惧、妄想淹没,而因为情绪带来的长期不适,可能在生理上引发多种疾病,再循环作用于情绪,最终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我们应该如何在焦虑控制你前,先控制住它,最终与它亦师亦友?
给大家一个公式:
能力 欲望 (懒、馋、享乐等天生劣根性)
焦虑应该放在哪里?是在等号的左边吗?
假设一个完全不焦虑的人,他没什么欲望、对失去也不敏感,其实这样的人生并不值得期待。焦虑是贯穿始终的,它能推动你提升能力、理性评估欲望、控制天生劣根性,但是你得与它亦师亦友,同时与你自己握手言和。
怎么说与自己握手言和呢?就要提到恶化焦虑的一个核心鬼手,敲黑板划重点了,非理性信念。所有人被焦虑控制都是掉入了如下的非理性信念,以下全部属实请一一对号入座。
针对自己的必须信念(这点事我必须成功,不然我就无能,我就去死好了)
针对他人的必须信念(男朋友必须对我好点,我是女生呀就应该被照顾,不然凭什么我是他女朋友)
针对客观世界的必须信念(公司必须有完善的流程制度,我的上司怎么能不教我东西呢,我对这个破公司失望极了)
这三种非理性的信念能快速恶化紧张和焦虑心理,并转化成严重焦虑和负能量,席卷人的整个心智。
应对非理性信念有数十种已经验证过近百年的方法,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叫《控制焦虑》,作者是心理学大师Albert Ellis。今天的工作坊只跟大家介绍一种,直接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
我曾经在25-26岁时陷入一种严重的自信心缺失的情绪中,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好。原因是我在一家创业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员工做到合伙人,是那种只加责任和TITLE不加钱的合伙人,工作范围和能力要求超过了我当时的能力值。我曾经连续三四天无法睡眠,脑中切换的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也正是我每天要面对的真实场景。最后,直接导致我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觉得我做任何事都不会好了。我是怎么自己走出抑郁的,也就不展开了,现在回头看,其实当时我并不懂什么心理学,但是凑巧用了与自己辩论的心理疗法。
如果自己存在上述的非理性信念,那么与自己辩论的心理疗法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
现场举一个例子,如果还有5分钟以上。
对抗焦虑的方法还有十多种。
无条件心理接纳法、积极想像法、羞耻攻击法、暴露和脱敏法、激励与惩罚法等等。
凯瑞也可以开系列课程,分享一个中级焦虑症患者怎么活得像个正常人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听听看?
好了,预约课程的同学可以会后联系我的经纪人哈。
最后,送大家一张我特喜欢的图。字是我加的。
作为一个中度焦虑症患者,我觉得我特别适合分享这个话题。
人活在世,最终的胜利不是赢了什么人什么事,而是最终彻底了解自己,笑着与自己斗智斗勇而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收获了那些所谓的成长、财富、正能量,并影响着频道一致的其他人。
人生中愉快永远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不舒适和焦虑才是永恒的。
应付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控制它,并欢迎这个老朋友下次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