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许颖 李士金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古代文学的“人民性”[2] 问题曾经是一个时期学者认真研究的课题。袁编认为,战国诸子百家“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所以“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鬼神’等思想”,以此推理,则春秋时代著述似乎没有“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所以流行的是“天命”“鬼神”等思想。这个“等思想”是什么意思?说战国诸子 “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鬼神’等思想”,那么“天命”“鬼神”之外的“等思想”是些什么思想?这样缺乏逻辑、文理不通的语句是袁编空言不实的典型表现。袁编为了说明庄子思想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便云其“虽然较为玄虚,却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庄子思想既不是“较为玄虚”能够概括,也不能说其“对现实”一定有“清醒认识”,袁编只是要掩饰自己的笼统结论之谬误而已。因为庄子思想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本质上,都不能说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的!按照袁编的说法,“功利色彩较为浓厚的法家和纵横家”,“他们看重的是政治形势和政治手段”,这就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3] ,且不论法家与纵横家之异同,难道说看重政治形势和政治手段就表明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了吗?若是如此,庄子思想与之相反,又如何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的呢!按照袁编的说法,“敬鬼神”、“畏天命”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是很浓厚的,“在孟子那里就很淡薄了”,如此,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便产生了差异,这些想当然的推论,似乎孔子谈论的更多的不是现实问题,不是保民,而是袁编所云的“敬鬼神”、“畏天命”了!这些论述毫无根据,只能误导读者。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阐述,这是学界常识。
同学们纷纷在“教学园地”就课堂所学所思所感进行有深度的评论
“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这是李士金教授对于古代文学的定义。本学期,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能与李士金教授共同研讨古代文学。在李教授的课堂上,我们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自主的,是开放的。课堂中,师生一同研讨,课堂氛围热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我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李教授对每一位同学精彩的点评都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学习和探究的方向。真可谓教学相长,乐在其中矣。本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李士金教授采用的是学生课后主动探索学习,课堂就本人在课后探索与研究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向大家进行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同学们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度探讨并给予总结与点评。课后,同学们纷纷在本班“教学园地”就自己的课堂所学、所思、所感进行有深度的评论。这门课程能有如此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还是源于老师的积极引导与细心指导。李教授对我们引导的核心话语有很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对我的启发也很大,略举如下:1.学好古代文学需要我们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要善于在古代文学名著的海洋中游泳!2.发言、讨论要有感而发,从心中流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发言要具有形象性、具体性、深刻性。3.讨论发言切忌空话、套话、大话,要避免照本宣科,避免形式主义千篇一律的无效阐释。4.课堂展示的课件制作要精美,展示交流时声音应洪亮,信息量要尽可能大,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将知识点阐述得细致透彻,要有自己的见解。5.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的心地越善良,素养越高,世界给予他的就越多。6.个体生命最可怕的就是无知。7.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一种相互合作的精神。8.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无价的。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本学期在李士金教授的课堂上,我进行了两次课堂学习成果交流,两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相同的是,每一次课前的探究与准备的过程我都是愉快的,享受的。我展示的第一节课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版,第182-186页)。我利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采用了精读课本、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文献、网络搜索信息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地搜索与整理相关材料,并结合材料对原诗做了精细解读。接着,便思考和列出了课堂展示和探究的相关提纲进行学习研究成果展示和集体探究的课件制作。本次展示,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这首诗歌,分别是:第一篇章,走进杜甫——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第二篇章,紧扣原诗——领悟思想感情;第三篇章,纵观全诗——赏析结构手法;第四篇章,再读诗篇——体会情感交融;第五篇章,回味全诗——思考谋政策略。课堂中,我紧扣原诗,有的放矢地进行介绍。如,全诗开篇四句,“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基于此,我向大家介绍了“稷”“契”。“稷”是周代祖先,教百姓种植五谷。“契”是商代祖先,掌管文化教育。此处作者以两个大臣自比。“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者的热烈衷肠,更多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这首诗中,同情人民的思想,就成为了全诗的核心。“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此四句便可联系到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云:“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用意可与此相印证。诗歌第二部分,记叙、描写、议论并用。寥寥数笔写出了真正的华清宫,让我们不禁想到上面所说的“尧舜君”不过是说说而已。诗中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高度概括出了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客观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接下来的诗中,作者利用了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典故,暗示了时局的严重。诗文最后,作者“推己及人”,表达了忧虑的情怀像终南山那样沉重。“咏怀”二字贯穿全篇。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积极互动。通过带领同学们诵读全诗来体会作者在本首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利用板书与多媒体等方式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究了本首诗歌。最后结合实际,立足当下,思考谋政策略:国以民为本,人民百姓的生活得到安定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因此,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走进百姓,关注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可能是对本次课堂展示的重视和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但是,这次锻炼无疑让我进步了许多。我清晰地记得,当我展示完毕后,李士金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深受鼓舞,他说:“很好!我很享受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其实你们所展示的内容,相关的诗文我已经阅读和研究过很多遍了。但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展示我都非常认真地在听。就如杜甫的这首诗,今天我听过同学的讲解,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又有了新的理解。”是呀,我们每一次展示李教授都认真聆听,并给出指导意见。他和我们共同交流,不摆架子。这正体现了李教授对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其实,这样的授课方式让我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为了我们自主讨论、展示与发挥的舞台。背后更辛苦的是老师,他需要有更多的准备与设想来应对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与提问。收获的是学生,奉献的是老师,我们乐在其中!
以“胸怀洒落意气聪明才德相兼济”来引出这位聪明睿智的马致远
在总结了第一次课堂展示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李教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对于第二次的展示,我更加从容与自信,更加享受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的过程。因此,第二次展示,我瞄准重点,深入挖掘。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曲四大家之——马致远。(同上第362页)这次,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马致远。在课前,我非常认真地准备,准备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过程。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力求给大家呈现更多的“干货”,力求让课堂讨论更有意义和价值。在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见解后,我首先向大家大致介绍了马致远的一生及其在杂剧和散曲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一生我概括为以下四个关键词:“勤奋少年”、“仕途不顺”、“寄情创作”、“晚年归隐”。接着,借用马致远赠书法家朋友张玉岩的一首套数《【般涉调】哨遍•张玉岩草书》中对朋友人品的赞许时的一句曲词,论人品,是“胸怀洒落,意气聪明,才德相兼济”(陈计中著《西风瘦马:马致远传》,作家出版社,2014年7月 第1版,第 209页)来引出这位聪明睿智的马致远。在课堂展示中,我参考课前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利用了马致远在杂剧中大量用典的例子来佐证马致远是一个德才兼济的人。展示中,我所引用的例子如下:《汉宫秋》第三折中,汉元帝送昭君出塞前的唱词中利用了典故;杂剧《任风子》第二折中,当他要跟马丹阳学道时的唱词中用“伯牙子期”、“列子”、“张良”、“陶渊明”、“范蠡”等典故来表明入道的决心;在第三折中,任屠妻劝他放弃学道,质问道:“你敢待学张子房从赤松子修仙学道耶?”任屠的唱词中就用了两个典故来证明自己与妻子分离而归隐的决心。这两个典故,一个是张良,传说他见汉高祖刘邦杀戮功臣,便辞官归山,跟随赤松子修仙学道去了。另一个是晋代“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这种引经据典的话从一个屠夫和他老婆口中说出来似乎不太合适,但马致远在戏中给剧中人物用上,正表达了他自己的退隐之心。我用了以上三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了一位学识渊博、善于用典且用得非常贴切能曲尽人意的马致远。同学们都感到收获满满。最后我将最能体现马致远独树一帜的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与同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进行了对比。首先让同学们齐读这两首小令,自主体会两首作品的同与异。接着,我从意象描写、叙述角度、意境展示等方面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两者的区别以及为何白朴的这首小令几乎尘封而马致远的曲作却能广为传诵?通过讨论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在于两者的叙述角度和意象变幻不同。白朴更多的是展现了一幅秋景图而马致远的小令中情景交融,展现的则是一幅文人的命运苦旅图。最后再读马致远,我们发现,他聪慧睿智、学识深厚,但也正因为他有极高的才华也使他透露出了一种文人的清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仍然保持着一个文人的尊严。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重,但也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了。
把迎接期末考试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学习深化巩固古代文学的过程
当今社会,考试成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由之路”。这实际上也是应试教育的写照。而李士金教授却能切切实实的为学生减负,李教授对我们说:“要能把迎接期末考试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学习、深化、巩固古代文学的过程!”他教育我们应该学以致用。应该享受考试这个过程,应该心情愉悦地去参加考试。不必有太多的焦虑与担心。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考,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这次我也尝试着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参加了考试。在刚拿到试卷答填空题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当我接着往下答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探究题时,我的紧张感渐渐减少,甚至真的享受了考试答题的过程。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讨论探究,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因此,看到题目,同学们在课堂上汇报展示的场景,教师点评的语句,合作探究的场面都纷纷出现在脑海中。同时,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在脑海中跳跃。显然,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了灵感与想法,便自然地在答题纸上挥洒笔墨,也享受着这次考试的过程,仿佛我每答一道题都将会和老师产生一次思想的碰撞,能擦出更加绚烂的火花一般。因此,对于考试,少了些紧张与焦虑,更多的是期待与享受。我想,也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试,这才是一名学生对于测试应有的态度与心理反应。大学生活是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之一,更是我们学习探索的最佳时期。大学课堂的良好模式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李士金教授的课堂让我真正受到了启发。让我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这一点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大学生要拓展两个“源头活水”:社会阅历和研读名著。当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由于年龄、环境的局限性,知识上还不够丰富,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因此,李士金教授指出,大学生要拓展两个“源头活水”,即:社会阅历和研读名著。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多少对于古代文学名著、历史名著的理解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李教授鼓励我们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生活体验。这样必然有助于提高在校的学习效果,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老师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往往缺少对中外名著的广泛阅读,不少学生往往存在着应付考试的心理。因此,李教授鼓励我们一定要珍惜大学时光,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保持一种求知的渴望。要能把迎接考试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学习、深化、巩固知识的过程!李教授指出:乐在其中,方能持之以恒。李士金教授对我的影响和启发是深刻的。自主、自由、开放的大学课堂给了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师生之间共同探讨让我们乐在其中,“教学园地”的留言记录着我们每一次的思考与收获。与此同时,李士金教授致力于追求圣贤之道,以追求人类和平幸福、社会理想为人生目标,一以贯之的大家气概让我震撼。李士金教授的课堂学生们风采不凡,讨论热烈,教师点评精彩有深度。师生间共同成长,教学相长,乐在其中矣!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文学家传承文化的成功要素值得探究。为什么《红楼梦》如此的可爱,如此的令人神往?为什么会使读者泪落伤心呢?因为它是时代的产儿。一个时代的文学,就是那个时代的一部艺术的形象的历史,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红楼梦》之所以创作成功,同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那时代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诗人的成长,那时代的科学文化的发展哺育了诗人的成长。诗人对那沧海横流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其所以用小说的样式,而不用别的如诗歌或者戏剧,因为那时代的文学的发展,小说的样式已趋于成熟和完美。雪芹先生采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却又在其中故弄玄虚地涂上一层神话的色彩,也是受了时代的影响。时代的人和事是文学家创作的题材,这自无疑问。大家知道,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作家头脑的产物,但归根到底是来源于社会的生活,来源于从各种阶层、阶级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作家对于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这些信息都自觉地有选择地保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便是素材的来源。是的,一个官僚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会引起他无比的愤怒,而一个乞讨的老婆子又会引起他的无限同情。对于皇帝的大典他可以置若罔闻,不屑一顾,象吴敬梓那样“敧脚高卧向栩床”,而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求助者他可能伸出热情的双手。总之,他不同一般,行动异常,以至于使一些所谓正经八道的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雪芹先生作为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人,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哲学、佛教等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同时,这些领域的先进人物的思想也一定会给他带来深刻的影响。[4]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李士金:《古典文学的人民性问题探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28页。
[4]参见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