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七点,我穿过裹夹着立春的寒气的城市街头,匆匆在教室里坐下,分享屈老师的“我拿什么陪伴你-接纳与被接纳”。
屈红老师是一个温婉美丽的女子,沙龙的学员,围成了一大圈,大约有三四十名。
屈老师在北京参加格桑老师的催眠课时,被选为示范学员,当她按照以前的习惯站在老师的左侧时,才发现别的女学员都习惯站在老师的右侧,当格桑无条件接纳了她的站位时,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一直以来给自己无形中的压力。
五岁丧母的她,家庭中都是男性成员,从小被教导不能哭泣,否则就要被呵斥指责,在这样的家庭中,娇弱的她逼迫自已像男性一样处理自已的生活,不能示弱,不能撒娇,所有的无助情感都被她亲手封闭。
从北京返回,在火车上,她第一次没有顾忌的泪流不止,当格桑老师接纳了她的痛后,心灵的闸门被打开,表达无助不再令人羞耻,这就是被接纳的力量。
我想起我自己,就在今天晚上,走过长长的灯带点缀的红灯笼长廊,看见“恭喜发财”的刚字眼在冬日的夜里闪亮,感受到过年的气氛,那样的浓,不自觉的,心海里漫过一波波的忧伤。
为什么,在我这样明亮的逼人眼帘的人身上,还有为这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感受到紧迫的时光,任凭东流水样的忧郁漫过心海?
我从小就被教导,要比他人优秀,而父母说你不如兄弟,老师说你不如同学兄长,潜意识里的我,一边努力,一边放弃。所以我习惯分享力量与成就,呈现于外的,是一个干练和勇于承担的我。而痛苦和软弱总被自己压制。
忧伤紧迫的时光,其实在恐慌自已不被认可。其实真正的不被认可的痛袭来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要紧,选择和痛苦在一起,接纳自己,陪伴痛苦。
有句名言说得好:“我是有局限的。发生任何一件事情,要放在有限的范围内解决。无所不能只是一种婴儿般的自恋。”承认自己很多做不到,然后学会一步步做到。要想每个人认可你,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可以尝试着做最好的自已。
彼时彼刻,我顺从缘分的指引,体会内心的宁静和美,全然接纳自我的痛,感受被接纳的力量,陪伴这一刻心灵开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