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对于自己可以原谅,可以理解,而且轻易地放过?而对于他人,便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横加批评呢?
《道一声“碎碎”平安》
文/图 七品草民
农历正月初三,新冠病毒肆虐,为了不给社会添麻烦,继续猫在家躲避疫情,除了吃喝睡,就是看看手机浏览战“疫”播报,然后翻翻书打发时间。
临近中午准备吃饭。进入厨房,锅碗瓢盆一堆乱七八糟,我小心翼翼得从橱柜里拿起奶锅,还未端平就往外抽,岂料锅盖并未扣紧,从锅沿上平擦了一下,声音很短暂,唰的一下掉到地上,“啪”,很清脆,很响亮,锅盖碎了。玻璃碴子散乱一地,我心爱的玻璃奶锅,已经用了三年多。此前也有一个类似的玻璃锅,盖子早已经被媳妇更新了,此事我抱怨了一阵,不仅心疼那锅盖,更可恶媳妇粗心大意。
媳妇闻讯而来,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玻璃,嘴里不停地“碎碎平安”,讨吉利,还顺便问我,“没伤着就好”,像是安慰着我,又像是安慰她自己。
孩子听了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媳妇给解释道,“碎碎平安,锅盖听了个响”。“奥,不让放鞭炮,你们就听这个”,孩子调皮的说完,转身回自己房间。
听着他们娘俩说话,我并没说话,心里有些许遗憾,太可惜了这个锅盖,又有些自责,怎么能够如此粗心,更庆幸没伤着、也没吓着。蹲在地上,两块硬纸壳把碎玻璃集中在了一起,让媳妇远离一些,别踩了碎玻璃扎着脚。然后,硬纸壳对着把碎玻璃铲起来,盛放专门的塑料袋,并用粗笔标注“碎玻璃”。
事情大概如此,我以为结束了,谁想今天再次想起。我想如果是媳妇又一次打碎了,我会怎么说呢?估计除了心疼抱怨之外,还得再唠叨几句,“怎么这么不小心,没伤着吧。”“总是不注意,毛手毛脚。”“不能收拾利索,安置妥当,用的时候拿也方便”,诸如此类应该会有的,毕竟此前有过如此经历。如果是孩子打碎了呢?我估计批评肯定少不了,还得顺便教育一下,小孩子不能粗心大意。
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对于自己可以原谅,可以理解,而且轻易地放过?而对于他人,便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横加批评呢?
大概自己所犯的错误,总能够理解,还知道原因,也能意识到错误,并且能够引起注意,下次改正吧。而别人呢?可能总是不理解,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呢?多简单的事,竟然能犯错。于是乎,批评,教育,抱怨,埋怨,接二连三心里想到,不由得从嘴里跑出来了,却不知跑出来便会伤到别人。
人都会犯错,毕竟人无完人,所以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固然要批评,也要督促改正,然而未必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横加指责,有些过错道一声“碎碎平安”安慰一下,宽容一些,也挺好。毕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古人对犯错的人是宽容的,更是给予所期盼的。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