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篆书石鼓文之前,要做线条笔画的练习,打开手腕。
篆书的线条比较简单,主要是横线,竖线和曲线三组,一般练习篆书的时候,除了练习横线、竖线,曲线的话,主要是画糖葫芦和弓字型来达到练习的准备目的。
为了比较好的克服练习笔画的枯燥感,所以呢,就引入了中国绘画的一些远古时期的线条图案。
像下面这一组图,都是远古时期粗犷质朴的远古岩画。新石器时代的舞蹈图,人物图。
这幅舞蹈图来自新石器时代云南沧源的岩画。缘来是用土红色。我这边毛笔就黑色。
↓下面这几个人物图,也是新石器时代在东汉的时候发现的,广西宁明花山的岩画,他也是土红色来用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面这幅是人面鱼纹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个代表作品,造型简单、淳朴,但是呢,很有意味,你看像它的耳朵是两只嘴巴贴着人面部的小鱼,还有帽子、胡子,这些都是鱼,想象力很是丰富。
图片发自简书App
↓ 这幅画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的彩陶缸,发现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我选取的是一部分进行临摹,是一只白鹳。眼睛呢,又大又圆,嘴巴又长又尖,身体是用柔和有力的线条来表现,它的形象特征十分明显。原作鹳的腿爪是用没骨法画出来的,其它部分用勾线平涂。
用色方面,是用不同深度的棕色来体现,还有白色来装饰,陶缸本身用淡橙色来映衬,显得这个罐鱼石斧图缸简洁明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面写了20个的是滔,左边看上去像我们现在的楷书的火字是水的象形。
右边上半部分是象形,一个手抓,抓的一个动作;
它的下面呢则是一个类似于以前还用来舂米的一个工具,它是凹陷进去的,这个工具的上面有一条杠杆相连的东西,这个杆的一端,垂着一个石头固定,把米放进这个工具里边,然后通过手拽或者是拉的一上一下的这个动作来操作,收割回来的稻谷它是有壳的,然后把这些稻谷放进这个凹陷进去的工具里,随着这个石头不停地充米,就会把稻谷的壳去掉,然后会有米糠还有米粒,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白色的米粒,叫做粳米,就是这么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