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络上和媒体上看到“阿卡贝拉”的字样。第一次看到时我心里一惊,这又是最新引进的什么高大上的艺术形式?再后来,就见左一个“阿卡贝拉”,右一个“阿卡贝拉”。这到底是什么呢?
问问“度娘”吧?
“阿卡贝拉(意大利:Acappella )即无伴奏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
扯了半天,就是无伴奏合唱。这种合唱我已经听了快四十年了。手里还有好几张当年的中央乐团合唱团、中央广播文工团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CD,听了多少遍了。
为什么本来早有中文标准译名的艺术形式,非要用一个外文音译词来代替?而且原来的中文译名再也不用?
其实这反应了这个社会的两个现象。其一,唯洋才用。本来无伴奏合唱这个专用词在中国音乐界已经用了几十年。而且这个标准译名通俗好懂。可是,现在有人非要放弃老百姓能看懂的词,而弄一些让人云山雾罩的洋词。不这样不显自己的“高雅”。其二,现在媒体常常标新立异,总是自己创造一些奇奇怪怪的词语,透着自己的先锋和与众不同。以上这两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不自信、在“装”自己。
我们需要在文化上自信,即使外来形式,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普及,也要让它成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说人话,接地气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