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当坚决扛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重要政治责任,通过攻破“三关”,共同推动减负之路行稳致远。
攻破“打招呼”关,让群众“只跑一次”办。所谓“打招呼”,就是各色人员通过人情网络来寻求“关照”“搞变通”,基层干部应了“招呼”则可能违反原则,拒了“招呼”则又担心拂了他人面子,可谓进退皆忧,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基层负担愈重,服务质量愈差。攻破“打招呼”关,需要基层干部持续深化为民服务意识,以“群众满意,百姓有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对接群众诉求,把准急难愁盼症结所在,跟踪服务,排忧解难,践行为民情怀。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让群众知晓“办什么、找谁办、怎么办”等系列具体问题,争取“只跑一次”,实现又快又好,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攻破“责任状”关,让干部“放开手脚”干。现实生活中,有的机关口头上说不再额外增加基层负担,但一味把压力和责任推卸给基层,热衷于与基层签订“责任状”,以便成为日后自己的“免责单”。这样看似在倒逼基层干事担当,实则让基层干部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不少基层干部反映,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加班,怕的是担雪填井、徒劳无功;我们也不怕担当、不怕问责,怕的是盲目担当,被随意问责。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少搞“一刀切”,少签一些“责任状”,少弄一些“一票否决”,不让基层干部背着“一出事就白干”的思想包袱,要加大正向激励,鼓励担当作为,把基层打造成知责、负责、尽责的奋斗热土,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攻破“多而杂”关,让基层“轻装上阵”担。当前,有些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要各的“账”,督查检查考核多而杂、无差别、走过场,争相到基层找“显示度”、刷“存在感”,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渣泛起,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领导干部要领会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精神,部署任务、安排工作时,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分清轻重缓急,不搞层层加码,该删就删、该撤就撤,该合则合、该减便减。同时,要敢于放权于基层、还权于基层,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下移至基层,尽可能地让基层少一些压力与阻力,多一些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