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话“七”
文/上下来去
夏日的骄阳火辣辣的,晒得打麦场的地面滚烫。太阳下山去,气温降下来,感谢远道而来的东南风,它给这夏天的夜晚带来了清凉。那风是从五十公里外的太平洋上刮过来的,它带着大海的气息。清风徐来,滋润着被酷热折磨了一天的人们。气温虽然降了,但大地却储存了足够多的热量,隔着一层厚厚的蓑衣,我还能感觉到一种类似于热炕头般的温热。这一刻天上不见月亮,也没有云彩,晴朗的夜空繁星似锦,星光璀璨。奶奶搖着手中的芭蕉扇,一边驱赶着偷袭我的蚊子,一边指点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但已经识数,一口气从一数到一百轻而易举。迷迷糊糊,似睡非睡,朦胧中又听得奶奶说了一串数字:每年的七月七日七夕节的晚上王母娘娘最小的女儿七仙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后来我发现,“七”这个数字,在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
人有七窍(一张嘴、两只眼晴、两个鼻孔、两个耳孔),情有七情(不同学派对七情有不同的解释,中医理论解释是喜、怒、忧、乐、悲、恐、惊),光分七色(可见光由七色复合而成,它们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商周时,文王被拘,蹲了七年大狱,潜心研究,推演了充满智慧、奥妙无穷、被誉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
三国时,诸葛孔明南下平叛,用兵如神,七擒七纵孟获,大获全胜;然而,北伐中原,七出祁山,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成千古遗恨。
从古至今,祭奠亡灵,七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七个七天告一段落。还有更玄乎的,有的学者声称,人灵魂的重量是七钱(35克),他们的依据来自于他们的一个实验,人在停止心跳的瞬间,体重骤降35克,实验者解释,那是因为灵魂出窍,离开肉体的缘故。
星空浩瀚,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每一方都有七宿。
佛家造塔,七级为尊,名曰七级浮屠。
不分肤色,无论中外,人们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节奏,七天为一个时段,称为一周或一个星期,周而复始,永不间断。
满天星斗,东起西落,唯有北斗七星永驻北方,以北极星为轴心,变换着不同的身姿。
我上小学时,每周都有一节珠算课。珠算课上,同学们的算盘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不管有多少个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串算珠都是七颗。
今天七夕节是情人相会的日子,千千万万的情人们在谈情说爱,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发展下去结为夫妻。结婚生子过日子,免不了磕磕碰碰,磕碰多了两个人的感情就会出现危机,出现危机的时间大约会在婚后七年左右,学者们称这一现象为“七年之痒”。
唠唠叨叨说了那么多个“七”,却有一个很重要的“七”还没说到,那就是我有弟有妹,兄妹七人,一母所生。同胞之情,弥足珍贵,认识到这一点并重视之,同心协力,抱团取暖,七兄妹同心,其利断金。假如忽略了这一点,离心离德,薄情寡义,一盘散沙,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当然,生活中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木桶效应”启发了我,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做“木桶”上的短板,那会降低整个“木桶”的容量。一颗老鼠屎会毁掉一锅汤,一盏灯会照亮四面八方。坏的举动和好的行为泾谓分明,其结果也会截然相反。七兄妹是一个集体,做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吾日三省吾身”,去掉劣根性,时时发挥正能量至关重要。
最后,再重复一遍,这是我七岁那年(你看,这里又是一个“七”。准确的说应该是公元1956年的麦收时节,本人时年七虚岁,我记得很清楚,次年的秋天奶奶便去世了),夏天的一个夜晚,在打麦场上,身体享受着身下惬意的地温,闻着麦秸垛上发出的好闻的麦香味,听奶奶讲了一个发生在七月七日七夕节之夜的有关七仙女的美丽传说。
戊戍年(狗年)七夕节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