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又想起来谈谈这个话题,大概是因为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似乎自己一直没能跳出一个怪圈。所以,谨以此手记留念,警示自己。人生很短也很长,盲目的执念不可取,勿忘感恩。
故事的起因源于不久前,收到了一封来自之前在MIT访学时的supervisor的邮件,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读一个博后,和他们一起完成一个15个月的项目。与此同时,也收到了之前在MIT共事过的另一个同事的邮件,和我谈起了项目细节。
经过几周的酝酿和消化,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个片段,只觉得,是时候该和过去的那个我好好地告个别,与过去和解了:学术并不合适我。是时候重整旗鼓,开始另一段截然不同的旅程了。
求学的那些年,那些事
发出拒信的那一刻,心理一片释然。
Dear Past,
It’s been quite a few weeks since you extended the post-doc opportunity with me. I feel it shall wait no later but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about this issue.
It would be really a great honor if I could have joined you.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t is THE most tempting offer ever in my life. However,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felt mixed emotions to say that I have decided not to pursue this adventure with you.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the upcoming project and a new year full of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
Best Regards,
QY
M.I.T. 这三个字母,回想起来,似乎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依稀记得和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在一起吃饭时,问起以后想去哪儿读书,那时的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了“麻省理工”。大概因为父母都是工程师,所以我对工程学院最高等的学府一直心怀憧憬,也许就从那时起,“名校光环”就为日后的我埋下了一道坎,一道必须要自己跨过去的坎。
说来有趣,读高中时,虽说心心念念MIT,但是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便汲取了额娘的建议,选择了“北方哈佛” --- 麦吉尔大学。但是我心里依然挂念着那个最高等的工科学府。经历了两年的积累,带着一些信心的以近4.0的CGPA和丰富的校内及社会活动在大三时申请transfer MIT,在统一发通知的那天,收到了拒信。
临近大学毕业时,也许是因为正处在三观极具发展的阶段,生活的重心也发生了偏移,拒绝了硕博连读的全奖,也拒绝了PR,选择了去看世界(接受了Erusmus的联合硕士全奖),又是一人一包两只行李箱迁移去了欧洲。(当中当然也有过不甘,有小想法,就是想去的那些Ivy League没有我想读的专业,慢慢的这个想法也就放下了。感觉过了本科,关系到未来想从事什么,专业应该排在学校名气之前吧)在这期间,每每看到本科的学弟学妹,有的去了Stanford,有的去了Harvard,有的去了PennState,有的去了CalTech,再被人问起我在哪里读书,不免心理会有些不是滋味,只有在那时那刻才会有点懊恼,为什么当初没有留在北美,申请常春藤。虽然万事没有绝对,但是至少保底的也是老牌名校。
硕士毕业之后,我选择了留在了西班牙 Comillas(卡米亚斯大主教大学)攻读博士。一所极其小众的天主教会私立学校,传统而低调。留下来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 Comillas-ICAI工学院下属的研究院(IIT)是一个以为各机构(欧盟,西班牙政府,Endesa,Iberdrola,Acciona, Gamesa,etc.)开发应用工程项目的自营机构。它愿意提供我一个半工半读(工签)的机会,允许我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并且也会负担我在博士期间90%的学费。一方面,这是我与产业尽量不脱线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我博士期间微乎其微的休憩时间。其二是因为IIT其实是MIT现存唯一一个Power System领域的老教授(Dr. Ignacio Perez-Arriaga)在30多年前创立的。所以至今MIT-IIT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年都会有IIT的教授过去授课。我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踏入MIT。
终于,在孜孜不倦,心心念念倾慕着MIT,且一直尝而未得间徘徊的我,在博士第三年伊始的时候,去到MIT访学,而Ignacio也成为了我的导师。这次访问也让我重新燃起了去MIT求学的愿望。于是在博士的第三年,一边尝试完成学术(不断碰壁),一边努力寻找funding(不断碰壁),一边也在焦头烂额的求职中(不断碰壁)。也是又一次的站在人生的拐点,向自己发出多年来一直在纠结的问题: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重压驱使之下,我时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思考,想到自己极有可能会成为盲目大众中的的一员,不禁感到一种坠入深渊的寒冷。也庆幸读博,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除了知识以外,也教会了我耐心,教会了我在摸索中前行。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产业界与学术界看待问题及处事方式的差异,其实是相对较大的。而我也一直自诩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不喜好虚无缥缈。作为一个工程师,学到的东西首要任务就是要去运用。如果研究到最后,终究只能纸上谈兵所有设想和假设,那我可能就失去了人生本来的意义。
而在我逐渐认清自己的方向之后,也成功的着陆一份我很满意(从工作内容到工作环境)的offer,开心无比的过了数个月之后,MIT又突然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杨绛
收到邮件时,感觉自己放佛惝恍中又回到了原点,为何这么多年依然没有长进,为什么我依然还会被不自主的带入这个选择的漩涡中。在我本以为名校情结已经放下的时候,突然的一次亲密接触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契机,一个自省的好机会。
反思过去的那些年,的的确确名校情结让我自己承受了一些负面情绪,那时不时冒出来的不甘。同时我也不断在地告诫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不要去证明自己。可是似乎一直都没有真正的放下过,在滚滚红尘中,未能保持良久的宁静,宠辱不惊。
而在过去的这一年中,经历了很多挣扎和煎熬,也逐渐让我慢慢接近了自己的内心。也许这个声音一直在,犹如心底深处一缕清泉,潺潺的向外冒着: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时候该给自己的情结画上一个句号了。
冗杂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把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姿态,将柴米油盐的俗世烟火,过的有声有色,总是觉得,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然而,现在却越来越觉得,人生短暂,总有磕绊,有得有失,知足的人生才丰腴。而且,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比起患得患失的度日,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段经历,感恩每一段相遇。如果事与愿违,相信这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也许奋斗路上的遇见的挫折,都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明白自己的内心。就像现在,偶尔还会后怕,若是这个机会早早的来到,在未想清楚之前便投入到其中,也许最终我会在摸索自己上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且错过更多的东西。
这就让我联想到了前段时间,被朋友科普了一样东西,“人类图”。大意就是每个人出生都有这一套独一无二的出厂设置。这当然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毋庸置疑也会有自己的短板。类比在此,也许就可以翻译成不必强求,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倾听自己,爱自己,一生与自己站在一起。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句寄语,愿你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
PS:我要为我的东家表个白,这是我18年最好的收获。2019,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