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老公去看了这部电影,片子是老公选的,我想他在选之前一定忘记了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
16年贾玲在《喜剧总动员》的舞台上就演过这个内容,四年时间,她完成心愿,把对妈妈的怀念拍成了电影——子欲养而亲不在?
影片开头就有一句话:有记忆以来妈妈就说中年妇女的样子。起初,我对这句话没什么很深的感受,整个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这句话触动了我。从孩子的视角,妈妈就是妈妈,两个生命关系就是母与子或母与女。孩子眼里没有看到过妈妈的曾经,不曾知道妈妈曾经是个翩翩少女,青春美好,柔弱如水,被家人和那个爱她的男人呵护,小鸟依人,不谙风雨。作为女儿,我真的忽略了妈妈曾经是个少女这件事,我只知道妈妈就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在妈妈的努力下,家里从来都干净整齐,我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乖孩子。我没有做过出格的事,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这些都是我妈管的好。她不为自己花什么钱,总是先为我和我爸。可是,谁滋养她的心灵,谁满足她的需求呢?谁关照她的情绪?她一个人扛起很多事,一个女人没有娇滴滴,生病也尽量自己承受,能不看医生不看,能不吃药不吃。她忘记了自己是如水般柔弱的女子,她不再撒娇,她坚强,她吃苦。如今,看到她我内心最深的感受是心疼和恨,心疼她太过懂事,恨她太不会爱自己,甚至心里没有自己。她的点点滴滴也影响我成为她,可是,我却失去了自我,这是我自己痛苦的部分,我想要像她一样做个好妻子,好妈妈,可我却也是我自己,有自我意识,这样的冲突刺激着我。当我也成为妈妈的时候,越来越矛盾,融入另一个家庭,隐忍适应,包容奉献与自我冲突越来越多,我不会做妈妈,做不好妈妈,关爱不到孩子,或者,内心我想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表扬和允许,可是,从小绑着我的绳子总在心头一拉一扯,让我学着妈妈曾经的样子满是挑剔的看着我的孩子。其实,不被允许的是母亲本身。也许妈妈小时候也是如此,她只有努力付出,努力做好才能被认可,被看到。她在每个阶段都角色体验不够,所以她失衡,她的行为偏颇了。妈,你辛苦了,没有始终被温柔以待,没有被观照到,你就这么挺过来,妈,你辛苦了!我对你多一分心疼,我想要心疼你,疼爱你,可你却总是穿着盔甲,接受不到我的爱。我试图帮你脱下那冰冷的盔甲,你累了,可这么多年的生活,你为了生活把盔甲和你自己融在了一起,妈,我真的心疼你,我能看到,我能感受到,我想让你做自己,听听自己的声音,爱自己,如少女,如孩子。
这句台词同时让我反观自己,现在我正是妈妈,我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美丽的姑娘,我还想一直是那个美丽的妙龄女子,我不想只是妈妈,我还想滋养自己,像小时候被宠着的我。之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的都是我妈对我的种种评判,我爸对我的种种要求,我永远做不到让他们夸赞,永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可是,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那些变相是自己的潜意识演绎的,我让我的潜意识这么演的,今天,同样的场景,感受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看到了爱。我想这也是与他们的和解吧。没有嫌弃孩子的父母,所谓的望子成龙不过是孩子的感受,爸爸最大的心愿还是孩子健康快乐一生。当孩子还孕育在肚中的时候,当她还是婴儿的时候,我内心的声音只有一个:宝贝,你一定要健康平安快乐的过一生!只有这一个愿望,我只想让她成为健康平安快乐的人。可是,走着走着,我们的初衷,我们心底最深的那个声音就越来越没有力量,也变得影影绰绰,快要消失不见了。于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纠缠,最简单的爱的依赖关系不了了,权利义务和责任,孩子看不到爱,感受不到爱,父母心疼的说不出来,只有生离死别才能感悟到初心。这部影片在我心上敲了钟,突然提醒了我,我最初对孩子的期许,回归本心,这一刻,我不想再苛求孩子,那么多的不允许,她好累。能不能给她的只有温柔和温暖,我心疼他俩的内心里已经有了恐惧和顾虑,他们已然被我带的开始缺乏信任了,防备世界。不要铠甲,不要我妈那样的铠甲,我们都卸下。
这部影片能感动人,感动的是有心有生活有触动的人,感动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经历了失去的人。有人感受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感受到的是妈妈的不易,是我的内心挣扎,是孩子们的无辜,是不管我怎么样他们都爱我的样子,孩子的爱就是那么单纯,没有附加条件,只是爱。可以说这部影片帮助我修复了两个母女关系,帮助我在内心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女儿和儿子和解。让爱就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