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8 操作系统基础网络章节
课程介绍
1. IP地址划分方式(子网划分)
2. 系统路由配置方法 centos6 centos7
查看路由表信息: netstat -rn / route -n / ip route show
3. 企业办公环境上网原理
虚拟主机网络通讯原理
4. 系统中常用网络相关命令
课程回顾
1. 掌握TCP/UDP协议概念/特点
TCP:安全可靠 传输效率不高
UDP:安全性低 传输效率高
2.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握手
3. TCP十一种状态集转换
4. 网站重要协议
原理 DNS ARP
ARP协议原理:
动态: 动态更新或者添加ARP表信息 定期更新(默认)
应用:网络中主机经常发生变化(办公环境)
静态: 手工配置ARP表信息 永久保留
应用: 数据中心IDC机房
IP地址概念
-
IPv4: IP数据包 32bit二进制表示
每8位一组,构成4组8位数据
8bit.8bit.8bit.8bit ---> 十进制表示IP地址 ---> 点分十进制
点分十进制地址
16 2的16次方 65536 0-65535
32 2的32次方 4294967296 0.0.0.0~255.255.255.255
ip数据包.png -
IPv6: IP数据包 128bit二进制表示
: : :
128 2的128次方
请求IPv4地址枯竭
IPv6 ---> IPv4
IPv4 书写方式 二进制 -- 十进制
练习题:
http://tool.oschina.net/hexconvert/
十进制 -- 二进制: 192.168.20.100
**算法公式: 求差运算(大于等于相应二进制位十进制数,就做就差运算,并将二进制位置为1)
二进制 -- 十进制: 11001100.00110011.11110000.00001111
了解二进制 十进制转换关系
image.png
-
IPv4: 分类方式
按照IP地址范围分类:A B C D E
以A为栗子: 32位前8位是网络位后24位是主机位
-
按照IP地址用途进行分类 (缓解IP地址枯竭)
私网地址: 局域网内不能重复出现的地址,但是在互联网范围内可以重复使用
私网地址不能出现在公网路由器的路由表中
NAT技术: 将私网地址映射为公网地址,实现访问外网image.png
公网地址: 全球唯一的IP地址
按照IP地址通讯方式划分:
单播地址: 主机网卡上IP地址
组播地址: D类地址
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为1,就是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为0,就是网络地址
一个网段: 192.168.1.0 里面可以拥有多少IP地址 2的n次方-2局域网中可用IP地址数量 n表示有多少个主机位 2(广播地址 网络地址)
2的8次方=256-2=254 可以配置电脑数 254-1=253 -1:网关地址 192.168.1.1或192.168.1.254高可用服务: 主机A -组播信息- 主机
IP子网划分:
什么是子网划分:将一个大的网段划分成几个小的网段
服务器主机(公网地址) 运营商 172.16.0.0 B类
2的16次方-2=65533-1=65532可配置主机数不划分子网问题:
1. 网络地址浪费(公网)
2. 容易产生大量广播,影响服务器主机性能
3. 路由器负载压力会加大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大的网段: 172.16.0.0
掩码概念: 32bit表示 每8位为一组 标识网络位
练习:192.16.0.0/18
1.可以划分几个子网 每个子网网络地址?
2.子网掩码?
3.每个子网 主机地址范围?
image.png
- 企业问题: 需要对网络划分子网
一个企业, 多个部门; 开发部(10) 运维部(20) 财务(5) 高层(30)
192.168.10.0/24 C网段 -- 子网划分
开发部: 192.168.10.1-10
运维部: 192.168.10.11-30 连接在一台交互机
财务部: 192.168.10.31-35
高管部: 192.168.10.36-65- 第一种情况: 平均划分
需要有6个主机位
2个子网位
4个子网- 第二种情况: 按需划分 麻烦
192.168.10.0/24
10个主机 2的4次方 16 - 2 14 - 1 13
192.168.10.0/28 0000 0000
192.168.10.1 ~ 192.168.10.14 开发部门
192.168.10.16/28 0001 0000 运维部门
20个主机 2的5次方 32 -3 =29
000 10000
192.168.10.0/27
192.168.10.17 - 192.168.10.30
知识总结
1. arp协议中 动态arp 静态arp
2. IP地址概念 IPv4地址组成
3. IP地址分类
a 按地址范围
b 按地址用途
c 按地址通讯方式
4. IP地址子网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