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天空飘起了雪花,气温也开始骤然下降。那天晚自习下课以后,我发现七(3)班的教室里,还有学生在耐寒苦读,心中增添了些许感动。第二天,在语文课上,我抛开课本,打算引领学生向生活走去,向春天走去。
冬天冷吗?我把这个问题写在了黑板上,或者说是悬挂在了学生的眼帘上。他们脱口而出,有的说“冷”,有的说“不冷”。我建议他们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不要急于求成,毕竟“沉默是思想在走路”。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们到底走出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答案可能是这样的:“冬天会下雪,下雪不冷化雪冷,冰天雪地的,人们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身体外面裹着一层厚厚的壳。”学生们最初的回答也验证了我的猜想,有的说:“冬天很冷,所以人们包上了围巾,戴上了棉帽,穿上了羽绒服……”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太肤浅了,这也不是我出示这个问题的初衷。于是,我就用方法之簪点拨了一下学生的心弦,“怎么个冷法?冷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提示下,相信学生的思想可以出彩。
一个学生说:“冬天冷得像冰块……”这个答案我挺欣赏的,其他的同学也是听得心满意足,都说“夸张的文学艺术真美”。又有一个学生说:“冬天的早晨很冷,我对床的依赖程度达到四季之最!”还有一个学生说:“能清晰地看见我的呼吸,散发出来的热量如烟,似雾。感冒的鼻涕,在温室里是瀑布,在雪地里是冰棍、冰溜和冰渣。”
如果仅仅是把答案停留在寒冷的坚冰上,我还是难免有些扫兴,感觉美中不足。谁能让我的期望值再发一点儿高烧呢?紧接着,我在学生的思想的火把上,又添了一些灯油,“请从语文的色彩和诗意的角度来剖析”。一下子,答案的温度升值了,“不冷”的旋律开始在学生的回答中荡起了双桨。
于山北同学的精彩回答是:“暖心看见了前方的春天,冬天不冷!”也许是受了这个答案的启发,孙启倩同学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的那句佳话:“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不冷”这面招牌的粉丝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有人说,老师你也可以抛砖引玉呀?正合我心,意念已决,何必只袖手旁观,充当听众和记者。但愿我的答案能够成为学生思考的绿荫中的那一朵插曲!一方面我承认冬天确是很冷,另一方面我又要坦言一种温暖的感觉,说三道四地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黑板上:“冬天可以让我的身体打个哆嗦,却无法……”我卖了一个关子,因为和盘托出过于开放,我要当半个“保守党”,让学生帮助我把那半扇心扉打开。“无法怎么样?”我向学生的思维摇旌呐喊。转瞬间,学生的观念锣鼓喧天!“无法冻僵我的思维和灵魂”,“无法冰住我的心”,“无法让我的心在冬天里沉睡”,“无法冻僵我的炽热的心和血液”。学生们的思考摄人魂魄,早就钻研到我的骨髓里面去了。我的底牌就是:“冬天可以让我的身体打个哆嗦,却无法冻僵我的思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生们的答案在我之上,老师的心中倍感欣慰。还有一些答案也是非常美好的,我均把它们记在了我的教科书上,因为我坚信“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如果不赶快记录下来,我的精神就会破产,损失一大笔文化瑰宝。我要把财富留住,留在心底,留在梦中,留在花的会微笑的小酒窝里。
“冬天会把悲伤的记忆冰封,会被洁白的雪花抹净!”这是颜如雪同学的明言。
“我对文字一往情深,冬天冻不住我对语文的热情”,“用读书来取暖”,“冬天的读书声,像是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这是几位学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美言。什么牌子的?我想不是格力,就是美的。
张博同学说:“冬天能冻住我对童年打雪仗的回忆,却冻不住童年打雪仗对我的回忆。”这一句真谛,堪称是从哲学家的心灵里“淘宝”出来的佳酿。
孙悦同学调侃地说:“冬天很冷,但我可以抱着火炉啃西瓜!”我像是一个老顽童,火上浇油地说:“那得把你烤成什么样?”学生们笑了,在笑声中分明有人给孙悦同学代言:“要的就是这个味儿,倍儿爽!”
“炽热的友情,可以融化得掉世界上的任何坚冰!”这是赵珊珊同学的心语花絮。
“冬天很冷,却冻不住春天对我们的希冀。”
问题回答到这里,我认为这节语文课学生们只是完成了一半使命。在语文学习上,有三件大事,一是阅读,二是思考,三是自由表达。阅读,不但要读课内的书,而且要读课外的书;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无字的、生动活泼的情书。
好事成双,无独有偶,我要从语文的羊圈里再放飞出去一匹问题的骏马。“当代中学生冬天不热情读书,对不起什么?”这一次,我身先士卒,力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不起中国的青春以及母亲的白发!”学生们意下如何呢?
思维源于问题,顷刻间他们的思想人声鼎沸,恰似又炸开了一口锅。
有人说:“对不起时间的生命和炽热的青春!”
我分明记得陈玉龙同学铿锵有力的回答:“对不起自己无限可能的未来!”
还有人说:“对不起课本那两束含情脉脉的眼神!是的,别辜负了知识的柔情!”
……
这节课结束了,电铃扯着嗓子在那里“鸣锣收兵”。朋友啊,这节语文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呢?一位女生把一张纸条快递到了我的心坎上——
“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一首诗的距离,在诗的国度里,冬天不冷!与同学一起接受知识的洗涤,感觉很幸福!墨客呀,请笑纳寒冷,喜迎温暖,因为我们都不想输掉一个火红色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