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当想随机听一些没有听过的新歌的时候,我会熟练的点击今日推荐或者个人电台。当用的越久,我会越来越觉得应用推荐风格的固化,越来越难达到随机的目的。这时,我需要刻意的对新风格的类型标心💛,训练推荐算法朝着我希望的方向演进。如果不通过这种刻意训练,给自己的使用习惯加入新的标签,推荐算法就会止步不前,把自己限制在某个范围中。类似的网络上其它的各种应用都有类似的推荐算法,它们根据用户的博客内容、点赞记录、回复消息、状态更新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产生各种标签,并精准的推送符合用户标签的内容。在这种被推荐算法包围的信息世界中,是应用有效的找到了用户感兴趣的消息,还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控制着大家获取的信息呢?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概念,后真相(post-truth),在特朗普当选和英国公投脱欧的2016年,它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由过去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转变为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在各种应用平台上大家获取的信息由高度复杂的推荐算法来控制。互联网时代,到处在生产内容对内容的再创造也是比比皆是,甚少人去追究背后真相是什么。各种信息被精准投递,大家的热情被轻易的煽动,然后继续在有类似标签的用户间继续转发继续发酵,带来更大范围的躁动,舆论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误导着。在获取信息如此容易的时代,越来越难求证内容的真实性,大家只愿相信自己相信的。最近《北美留学生日报》与《纽约客》的论战,也可以一窥新媒体在内容制造商上是多么的创新,毫不夸张的说是打着新闻的旗号发布着观点明显情绪充沛的虚构小说。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我越来越抵触被悄悄的打上各种标签,被动的束缚在被推荐算法控制的信息胶囊中。我希望可以匿名的不受任何控制的畅游在赛博空间,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关闭推荐算法的按钮,我会自己学会过滤,培养新的兴趣,分辨是非真伪,不轻易被任何恶意的虚构误导和利用。多一些人主动思考,追求真相,这个世界又可以往美好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