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坐落在曼谷的一个角落,从外表看,它有些破旧,当我看到油漆剥落的大门和顶上学校lego上暗淡的褪金,不由有些好笑,因为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弄堂小学,我穿过悠长的巷子,跑向那隐藏在巷子当中的学校校门,那时候的我,看到的每朵花都值得我停留,风也会在耳边呢喃某些秘密,而学校显然也是一个好玩的处所。
如今的阳阳,也是这么跳下我的车,然后穿过狭窄的马路,跑向那小小的学校。他一路走,一路飞速地拖着自己的滚轮书包,急切地去和几个朋友见面。他的书包里不仅有沉重的书本作业,还有几个他带去的小玩艺,几张他画的关于Minecraft人物的漫画,还有不知道何时来的皱巴巴的纸团。有一天,我小心地揉平了一张,发现是他的生日邀请,他发起了一个足球派对,而同意参加的同学都在上面签了名,我仔细一看,没有一个是女孩,而签名的男孩有大概七八位,正好是他们班级人物的一小半。
刚来的时候,阳阳没有那么轻易地融入这个团体,他其实很想念中国,想念自己的卧室,想念橱柜里孤独的玩具们,还有家里的爷爷奶奶。他有些骨子里的固执和没礼貌,我有些头疼,不知道为何平时这么注重礼仪的我们会有这么一个有时直率单纯到近乎粗鲁的傻小子。
他刚开始的时候,说话的声音总是太大,而这里的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带他去附近百货商店买东西时候,他不经意的兴奋说话声,总是引来许多人的注视。我在百货商店门口等他,他从洗手间出来,我问:洗手了吗?想想又问:冲马桶了吗?
他无所谓地摇摇头: “不想洗。”然后在我的催促下不耐烦地跑了回去,然后跳跃着举着湿漉漉的小手又回到了我身边。“我冲了马桶。”以前家里老人照顾,平时工作忙碌我也对他过问比较少,现在当自己照顾阳阳时候,许多问题就出现了。
开学没多久,我们被校长叫去谈话:“他不肯排队,总是要插队,还冲撞了低年级的孩子。”校长接着说下去“我担心他可能有多动症。你们最好带他去看看。”他突然恳切地看着我。“希望不会影响你的工作,我对你在学校的工作很满意,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孩子而离开。”我一时无语。
后来我们还真的去看了多动症,几个月的诊疗过程,花了不少专家咨询费,可是那医生看了我们拿回来的老师反馈对我说:“你觉得有就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那时候我极度哭笑不得。然后决定不再继续看多动症。
插队和一些小习惯的改正,一开始非常痛苦,因为孩子有些近乎执拗的固执,他甚至和我说:“我们以前学校就是插队的,我只要不让老师看到就好了。”下课时候,他也忍不住在走廊奔跑,寄希望于老师不会抓住他。但结果是,他的老师看到我就忍不住诉诉苦,或者向我告起了状。
英文老师来找我:“他进步很大,但是行为还有些问题。我能理解他,因为我也是在他那么大的时候移民到另外一个国家,语言全部不通,这可能是一个男孩面对新环境的应激反应,你要给他时间。”接着,老师用灰蓝色的眸子看着我,透出一股真诚:“千万别给他齿多动症的药,他不是,而且吃了药他会变得像僵尸。”那时我有种感激,这是那段时间我听到最温暖的话语了。
中文老师也来找我,话语中也带着真诚,但是口气有些沉重:“我真害怕你家孩子跑那么快,不小心冲撞到其他学生,这样他就会有大麻烦。他实在有些皮....."
我的心又沉了下去,我和儿子展开了长谈:“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儿子说:“我怕来不及去操场上玩。”对于满脑子都是玩耍的他来说,未必能理解文化差异的影响和自己行为的后果。后来我和学校订了协议,每天阳阳带着表格去找行为辅导老师,那个老师是个加拿大美女,美女老师和他谈话安抚他,告诉他一天表现好可以从每个老师那里拿一个星星。
就这样坚持了几周,忙于工作的我一天猛然意识到老师已经很久没找我了。于是我主动去找他的班主任。英文老师说:“他进步很大,尤其是英文,刚开始他完全不明白,现在课堂上可以听懂50%。”中文老师说:“他还是有很多小问题,不过大问题基本没有,排队等候也比以前好。”
就这样日子在好好坏坏中磕磕绊绊地行进着,转眼到了音乐会的那天,阳阳穿上了定制的拉丁舞服装,在舞台上带着舞伴们跳着音乐老师教的交谊舞,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长大,他在试图用自己的逻辑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
如今的他,功课其实很少,于是他放学后往往抓紧时间做完全部或者部分功课,接着就拿着滑板或者篮球下楼找小区伙伴。接下来在天黑前的1-2小时,随时可能从小区里听到孩子召唤他的大叫声,或者他传来的朗朗笑声。
他还是那么想念中国,想念原来学校的伙伴们,也曾经想出了眼泪。但是我还是觉得现在的学校生活对他很好,既严格又有些人性化,他未必是个完美的孩子,但是他正享受着自己的愉快童年。
看着他奔向那狭长的道路,呼唤着伙伴们,我想起了那个和风对话的女孩,脚步轻快地走向学校,突然一朵路边的花吸引了我的视线,我甚至忘记了自己要做什么,俯下身去,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朵神奇而美丽的花朵。
我只希望,他的眼中也有这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