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儿调入市区,费了很大的周折,为了儿子有一个更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家总动员,最终遇到一位慧眼识良驹的领导,要下了月儿,月儿感激之余,兢兢业业工作自是不在话下。
因为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月儿自是备加珍惜,上班期间活儿干完了,再将各类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老员工都不知道的物件,月儿都能快速准确地找出来。
工作中、生活上大家谁有难事儿,只要让月儿遇着了,都能搭把手,帮把忙。
年底一个部门需要一名组长,全部门的人都一致推荐月儿,人事部门通过走访调查,确定让月儿担任组长。
月儿不想离开原来的部门,找组长讨教,组长劝月儿去磨练磨练,月儿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2
月儿新岗位的顶头上司是一位短小精悍的中年女性,眼中透着锐亮的光,说话声音高八度,很多时候和手下的人窃窃私语,月儿也不知她们在说啥,也不便理会。
月儿领导的小组有老有少,才到组里,老员工们状态不佳,扎堆儿闲聊的多,吃零食的多,干活儿的少;小的员工就学他们的样磨洋工。月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嘴上都起了一串燎泡。
月儿也不管怎样,先带头干起来:整理库房,把码了多少年的无用的物品扔的扔、换的换;把物品归纳整理;对大家的工作及时点评、反馈,对、错,功、过分明。
一些老员工被批评的多了,心生不满,跑到上司面前告状,女上司眼一瞪:“月儿做的对,你们是得改改那些坏毛病了。”随后又拍拍来人的肩,亲亲热热地问起对方:“发型好漂亮,在哪做的呀?!”家长里短,好一阵拉家常,两小时的投诉,正事儿只说了两句,老员工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3
半年过去,月儿领导的小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接手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偷懒贪玩的人越来越少;在每月例会上,月儿对员工们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小组要发展,个人才有前途,大家也慢慢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上班期间不再闲聊、外出。
一日,大家正忙得不可开交,女上司来巡查,叫来一个老员工,说着、笑着、聊着,大家都已经侧目了,她却浑然不觉。老员工几次想抽身去干未完成的事,无奈女上司聊意太浓,只好硬着头皮相陪。
月儿见状,走过去,递给上司一杯热茶,顺势对老员工说:“你去忙吧!”站着听上司的叨叨。月儿对家长里短本就不擅长,上司说了几句便也没了兴致,很快也便离开了。自那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必把月儿当成挡箭牌,月儿见大家已无心闲聊,心下也有几分高兴。
4
一来二去,老是这样,上司便看出了端倪,对月儿的工作也横看竖看不顺眼起来。
一日,上司交一个会务准备给月儿小组,月儿从召集人员开协调会,到安排人员各司其职,从会前准备、会中安排、会后处理都做到尽善尽美,并拟定了详实计划,人员分工、物品借用包括归还都有专人负责,到最后敲定方案时,上司从头到尾挑了一、二十个毛病,总之,得推倒重来。
月儿费了半天口舌给上司讲计划中安排的合理性,从审美角度来看配置的协调性,但上司的眼里只有一个字:“改!”
月儿气得眼泪汪汪,小组成员也气愤不平。月儿静下来时再想想,又把各个挑毛病的地方看了看,觉得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是自己做的就是完美无缺。既然有缺陷,那就改!
月儿又召集大家重新审定,更改了几个小流程,又来来回回和大家验证,确保无误,才将稿子交上去。
上司看了稿子半天,又推敲了半会,确实挑不出什么了,但好像又有点不甘心:“这个花篮应该换成百合;这个背景应该换成淡蓝色。”
月儿嘴张了张,想说什么,缓了缓,硬生生地把喉咙里的话咽下去了,没再提反对意见,点头应允:“马上改!”迅速退出了办公室。
回到组里,大家好奇地聚过来,问结果如何?月儿把上司又让改的内容说了一遍,大家面面相觑,半晌才说:“不是她让将百合换成康乃馨,淡蓝色换成淡粉色的吗?”
这时,不知谁弱弱地冒了一句:“真是个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