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准备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篇幅有点长,但我了解后无限唏嘘,所以我想把它写成文字,以供更多的人了解并引起思考。
甲章 :秦国的历史
在说这个故事之前,我们有必要一起来简单了解秦国的历史。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民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西迁的华夏民族之一。
始祖秦非子是商朝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干将,受到商朝的高度重视,是商朝的贵族。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
此后,秦人又为周王室养马,防守西戎边境。周懿王之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落,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前769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在祁山以西有了一席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
秦人与戎人之间常年的战争使秦人能征善战。
战国初期,魏国连年攻打秦国,夺取河西之外的土地。秦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建立县制、加强集权,开阡陌、促生产,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赢政13岁即位。由呂不为辅政。
秦始皇亲政之后,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在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用十年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前207年,面对农民起义的大潮,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
三个月后,刘邦入侵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秦朝从统一到灭亡,传了三代,两帝一王,前后一共是14年。
乙章:荀况
荀况(约前313-前238),也叫荀子。赵国人,年少学习了《春秋》等儒家经典,力抨百家学说,唯尊孔子为精神导师。在齐国稷下学宫求学授课十余年,三为祭酒(学宫领袖),在稷下先生中被称为“最为老师”(最受尊重的老师)。
公元前284年,燕秦赵魏韩五国联手伐齐,秦国一家独大,齐稷下学宫被迫停摆,荀况无奈选择南下楚国。
当时面对强秦,楚国的领土面积是最大的。
公元前278年,秦伐楚,占郢都,烧夷陵,楚国破。老百姓仓皇出逃,逃亡队伍其中就有正游学楚国的荀况。
楚国,立足南方数百年的大国,被秦重创,血流满地,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所有学说都不能解释这些无助与祈求、血与火、爱与恨、善与恶,荀况卷在战乱之中,深受刺激,他在想:我能为结束这一切做点什么?
他决定重回稷下学宫,因为,思想是他唯一有力的武器。
荀子虽然尊孔子为师,但他并不排斥儒家以外的学说,甚至在人性问题上,他的看法与孟子的看法是相反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人为)也。”
荀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不在于人之性,而在于人之行,人并不是因为人性中无法避开道德才有道德,而是因为人知道应该具备道德,所以才努力向善。
他否认了人的所谓先验道德,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通过礼仪法治来改造和约束人性。因而强调教育“化性起伪”的重要作用。
同时,荀子重视制度,强调规则,他认为要结束世间纷乱,要靠人的努力,而不是寄希望于天命轮回。
怎样才能让儒家为现实政治所接纳?
秦国,本来只是一个西部小国,为何能以变法崛起,而令其余六国闻风丧胆?这些问题盘旋在荀子的脑中,他决定去秦国看看。
而秦国当时铁骑遍布各国,攻城掠地,势不可挡。并且,以法家治国的秦,仍然是拒绝礼制的未开化的虎狼之国,所以儒者不入秦。这是当时的一条法则。
而荀况,就是数百年来第一个进入秦的大儒。
荀况入秦之后很意外地发现,那些在战争中被降伏的人,随后成了秦国的子民,他们不但没有恨意,没有反对秦政,而且还抱有认同感,甚至好感。在秦国,土地私制,男耕女织,军工爵禄,成了人人可争的社会地位。
所以,商鞅徙木立信,从一根木头开始,秦国便立起了政府的权威,这让荀子看到了了隐藏在法家思想背后的中央集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所以,荀况认为,他在秦国看到的安然有序,不是幸运,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但是,只重法制,民众只知耕种,国家也只是高度运转的机器,所以他向秦王建议要重教化,重道德,但是秦王直言:“儒家无益于治国”,这让荀子清醒地认识到,秦国意欲称霸天下,而自己始终只是局外人。
法和儒,真的水火不容吗?荀况带着这个疑问,离开了秦国。
不久,秦国与赵国战于山西长平,长平之战,血流成川,沸声若雷。秦国以死伤20万人的代价,活埋了赵国40万人。
秦国的冰冷无情,让荀况认清了一个现实:秦国不是荀况能够实现政治主张的国家。
荀况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为教育目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以士为最低目标,以圣人为最高目标。
主张用人应根据儒者的德才而任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无才不用。
而在教学内容上,荀况重视读经,重点应放在学《礼》上。他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是学习的总纲。荀子隆礼,己有重法的一面,他说:“学也者,礼法也”,把礼与法结合。
除此,荀况很重视加强人们的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争夺而不谦让,彼此相害而无忠信,行为淫乱而没有礼仪,都是起因于“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要想改变人们这种“偏险而不正”的状况,提高他们的道德风尚,就必须加强教育,“不教无以理民性”。
在教学方法上,荀况提出学习要注重闻、见、知、行,学思兼顾,专心致志,全面彻底。
他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对他的学生都产生了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荀况特别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把教师看做是礼的化身,认为要“化性起伪〞,积礼义为君子,就要注重师法。强调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
重教师,指出:“言而不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荀况提倡尊师,认为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人心的善恶好坏。所以荀况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
公元前255年,年近花甲的荀况再次到楚,在楚国丞相的提拔下,出任兰陵县令。
丙章:李斯师从荀子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一公元前208年)是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距离兰陵数百里外的楚国上蔡的一个郡小吏。
李斯出生布衣,是一个基层文书,写得一手好字。他过着一种带野狗打野兔陪孩子的安稳快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平凡而卑微。
而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
活到了30岁的时候,李斯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太空虚了,他决定不再假装过这种快乐的生活,他决定做一个有为的士人,决定干出一番事业来,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
而拜师求学就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李斯决定是从荀子。
丁章:韩非师从荀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一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住在离上蔡不到200里的小村落里。他是战国时期韩国贵公子,拥有李斯不可企及的起点,但他也不快乐。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国力最弱的诸侯国,而且韩国挡住了秦国东出的门户,所以秦国经常向东发动攻势,韩国屡战屡败。为了躲避战乱,韩非只好到了这个离韩楚边境不远的小村落避难。
与李斯不同的是,韩非日思夜想的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如何让韩国由弱变强。
所以这一天,刚游学回来的韩非,再次出发,这次,他要动身前往兰陵,寻找救国之方。
就这样,韩非师从荀子。
戊章:李斯和韩非,同门师兄弟结下了兄弟般情谊
李斯和韩非,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到了荀况门下,他们拜荀卿为师。
苟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
荀子认为圣人制定礼乐治理国家,但礼乐教化的收效时间过于漫长,且一旦违礼,无从约束。而以政府强制力的法恰好可以弥补“礼”的不足,所以要平治天下,必须礼义与刑法并重。
荀况援法入礼,取儒法礼,念及各自优势,提出了礼法互补的治国模式。
荀况的思想就如兰陵的美酒,经过时间的发酵、沉淀,日渐成熟。
已经进入暮年的荀子,他想把自己的治国蓝图和政治理想托付给两个他最看重的弟子。
但两个弟子都带有各自求学的明确诉求,对老师的治国之道,他们有自己的看法。
荀况虽提倡礼乐和刑法并举,但他始终是坚持儒家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应以礼乐为本,刑法为辅。
李斯以秦国为例,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秦国四代胜出,在四海之内兵力最强,他们所依靠的并不是仁义,而只是根据眼前的现实去做。对于李斯而言,秦国是治国最好的榜样。
荀况反对李斯,他认为看问题要看到根本,不要只看表面。虽然看上去,秦军战无不胜,但其实,它已是与全天下为敌的末世之兵。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大家都舍本逐末,所以世道才如此混乱。
我们作为看到了历史结果的今人,不得不说荀况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
韩非的思想静水流深。韩非敏锐地认识到儒学的缺点。他认为儒家以孝言治,但老百姓很少能修胸怀大义,所以仁政行不通。儒家有德无势,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治国不能依赖明君贤臣,而必须在庸君庸臣的基础上来进行制度设计。
事实上,对于急切想要挽回国家灭亡的韩非而言,他最崇拜的不是老师荀况,而是以一人之力扭转了秦国命运的商鞅。
秦国商鞅变法之后,逐渐以法治代替礼治,以军功代替世禄,以中央集权代替领主分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韩非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这三位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并明确提出“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不分贵贱,有权有势的人也要受到同等约束。
韩非并说: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不能两成。既然认定了“法”,那就要专注地纯粹地走下去,用超乎常人的定力和坚不可摧的信念走下去。
在这点上,同门师兄李斯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
思想者以思想结盟。在兰陵共同评点江山的激扬岁月里,李斯和韩非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他们互相理解,互为知己,有时他们甚至觉得可以一直相伴同行,共同实现胸中的凌云壮志。
老师荀况有着异于常人的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他包容了自己看重的两个弟子都对法家有着惊人的一致认同,认为思想要服务于政治,并且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
虽然两个学生都背弃了荀况的儒家根基,但在天下大势的判断上,师徒三人却有着一致的结论: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即将结束。
卯章:师徒兰陵离别
李斯佩服韩非的学识才华,他自认自己的学识比不上韩非,而且韩非追求的是世间至理,李斯则注重学以致用,他更想通过自己所学的去改变命运。
他自信会走出一条与同学与老师都不一样的路,因为他有勇气赌上自己的人生。
公元前256年,秦攻破洛阳,废除了周朝最后一位天子。象征国家政权、天子权力的传国重器——九鼎宝器被搬到咸阳。李斯仿佛听到了来自于西边的无声召唤。他向往那片土地。
他虽是楚国人,但他深知天下的未来、自己的未来都在秦国。他说,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秦王称帝而治,正是布衣游士显身手之际,所以他选择去秦国了。
而韩非则选择回到韩国。祖先基业是他一生都无法背弃的。他第一次真正羡慕李斯:他虽然贫贱,却是自由的,他没有任何羁绊,可以只为自己而活。
并肩走过求学岁月的两个人,就这样,背负着各自的使命和愿望,走向各自的命运,也走向了战国末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洪流中。
而老师荀况,五味杂陈,他无比期待地想看到自己的两个青年才俊在各自事业上的结局,但恐怕也只是留下了遗憾。
辰章:历史 为李斯准备了一个秦国,也为秦国准备了一个李斯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李斯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的才华被注意到。没有人知道,他的野心比才华还要大。
一次,李斯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以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13岁上王位的赢政,很早便有统一的想法,数代先王已为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李斯的出现,时机刚刚好。
历史为李斯准备了一个秦国,也为秦国准备了一个李斯。
李斯为秦王赢政献上兼并六国的构想,阴遣谋士,重金收买六国大臣,不为秦所用者,利剑杀之。然后军事进攻。
赢政可以确定,这个学了“帝王之术”的读书人能够帮他实现理想。从此,李斯得到提拔重用。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
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
前237年,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
随着秦国不断扩张,十年间,李斯的地位扶摇直上。
巳章: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辜负的人,韩非是之一
同样的十年,韩非的生活则是苦闷而压抑的。
他回到韩国时只剩都城及附近的十多座城邑,是七国中军事力量最弱的国家。而韩国正处于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必经之路,因此,韩国一直处于强秦铁蹄的威胁之下。为求自保,它已向秦国称臣纳贡多年。
出身王室的韩非忧心不已,多次上书韩王陈述富国强兵的方略,却始终不被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被辜负的人,韩非是之一。救国无门的韩非,被辜负的是他全部的天赋和一颗赤诚的心。
韩非是理智聪慧的。他不甘心平生所学,就这样被埋于暗椟,于是,他将他的政治见解见诸笔端。
韩非写下了集法家思想大成的《孤愤》、《五蠹》等十余万字的著作,被后人辑为《韩非子》一书。
韩非早已看到这个时代与以往显著不同,如果还用先王之政治理当世之民,那就是守株待兔。
韩非的笔锋犀利,思绪汹涌,所有读到他文章的人,无不被他折服。只有他的祖国,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这些宝贵的意见。
在浮云般逝去的年华里,陪伴韩非的只有他的笔和他从不在人前出鞘的剑。
虽然不被自己的祖国所用,但他绝不放弃。他感到自己的血仍在沸腾,心仍在跳动。
午章:李斯给韩非送来一杯毒酒 韩非的剑欲拔终是没出鞘
当秦王嬴政无意中读到韩非的《孤愤》、《五蠹》等文章时,不禁感叹道:“如果哪天得见此人,并与之交往,虽死而无憾矣!”李斯说韩非是我的同学。于是韩王把韩非送到了秦国。
公元前233年,兰陵之别14年后,同门师兄弟终于再见了!
李斯认为他或许终于可以跟韩非携手,共同携手辅佐秦王开创前无古人的功业。
但一切都已不复当年。是啊!怎么可能还像当年呢?现在的李斯从昔日的一名小吏,变成了天下最有权力的秦王身边最有权力的重臣,而韩非则从王室贵公子变成了生死握于他人手中的一枚外交棋子,是韩国用来讨好秦国的一个人质。兰陵啊!在你怀中度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韩非很快被赢政召见,赢政正在酝酿发动攻灭六国的战争,他准备采纳李斯的建议,先扫除最近的障碍韩国,同时对其他国家形成震慑。
此事已成定局,赢政信心满满,他希望能从这位法家巨匠身上,得到一些做帝王的学问。但韩非却偏偏逆向而行,他献上《存韩》一书,请求保全韩国——真是韩国虐他千百遍,他爱韩国如初恋!显然,这不是赢政想要的策论。
而李斯明白,纵使韩非遭遇了祖国那么多的冷遇,在他的心里,还是永远无法割舍他的故国。他们,注定只能成为敌人。
韩非以及他的存韩论,与李斯的主张正好背道而驰,他建议杀了韩非。赢政有些犹豫,他下令将韩非囚禁起来再做决定。
韩非没有等来一线生机。他等来的是师兄李斯及李斯送来的毒酒。李斯不可能容忍任何障碍,阻碍秦国,阻碍自己。
“非不善饮。”
“此酒,必饮。”
韩非悲愤不已,准备拔剑出鞘。
狠狠地瞪了李斯,缓缓扔掉了手中的剑。
李斯安静地垂首,韩非把酒一饮而尽。
韩非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事。他尊韩国为祖国,尽管祖国弃他如敝履;他尊李斯为师兄,尽管师兄夺他命。
这一刻,韩非更像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者,而非冷静实战的法家。
未章:兰陵叹
兰陵荀况啊!你可曾想得到你的弟子韩非会是这样的下场?
命运捉弄人啊!最赏识韩非的人,是他祖国最大的敌人;最理解韩非的人,是他曾经相知最后视他为劲敌的故友、兄弟!
就在喝下那杯毒酒之际,或许韩非才真正悟到,或许李斯才是对的,他才是那个更专注更纯粹的铁腕法家。而他自己只是那个一辈子对自己的祖国都心怀慈悲的儒者!
李斯,韩非最好的朋友;韩非,李斯最强的对手。如今,对手已倒,李斯是不是可以把法家兄弟的学说发挥到淋漓尽致?
韩非死后的第三年,秦国攻陷韩国。
公元前221年,天下皆归秦国。
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宣告终结。
旧的时代降下帷幕,新的时代宣告开始。
后来,在秦始皇驾崩之后,是秦二世继位。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当时农民️中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
而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夷三族。
而其子李由仍将兵在外,不久,与项羽、刘邦战于雍丘,大败,被义军斩于雍丘。
兰陵荀况啊!你可曾想到李斯在那么多年的荣华富贵、呼风唤雨之后不是隐退,而是被腰斩并夷三族?而其子被义军所斩?
兰陵荀况啊!那年你曾对李斯说:兼并别国是容易做到的,但巩固凝练它,却是很难的。怎么就被你一语惊醒呢!有谁会没想到,一个经历了六代帝王叱咤风云的储备的诸侯国,建立王朝仅仅14年就被灭亡了!
如果秦国能够学会仁义礼智信,如果秦国能够接受儒家辅佐,会不会是另一种命运?
孔子自己做过推测:用道德教化(即王道)治国,至少要三十年才可以让天下归仁。三十年,有哪个皇帝愿意等?又等得起?秦王们不肯等,李斯们也等不得。因此,往往就选择了霸道,那可是立竿见影的。
对此,荀况又怎会不知?所以兰陵一别,在荀况的心中或许早已经有了答案。然而,如果荀况能看到他的弟子最后的结果,恐怕还是会唏嘘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