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已经半年了,新冠病毒仍然在肆虐中,不知什么时候才到尽头;把我从小带大最疼爱我的姥爷姥姥在短短三个月内相继撒手人寰离我而去……而这一年自己也迈过自己人生的第四十个年头,进入不惑之年。遇到越多的问题和沟坎,让我更深地思索人生的价值,需要怎么经营好自己,怎样更好地生活,怎样坦然面对各种危机……特别是大家所热议的财务问题。不管对谁而言,金钱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无可否认没有钱我们是寸步难行的,所以,财务状况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我们一味依赖于工资收入,总可能遭遇不同的问题影响,比如疫情的特殊因素、企业发展因素、个人或者家庭因素等等……只有通过理财的手段,通过钱生钱,把金钱转换成生钱资产,让它能源源不断给我们带来财富的增值,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我们才能实现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可以更闲适更自如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周围的朋友同事有的是享乐型,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基本是月光族,没有什么存款结余,有些甚至是超前消费啃老消费借贷消费;有的是节俭过度一毛不拔的守财奴类型,无论赚多少钱日子都过得苦哈哈的……可以说千人千面,每个人对钱对事的态度都与自己成长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八九岁左右,刚上小学三年级,家人就谆谆教导钱是重要的资源,要把它花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此外除了日常生活必要的支出之外,其他的都要好好做规划,做好积累和理财,这样才能更好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当时小姨还引导我开了人生第一个银行账户,定期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存起来,从第一笔60元,慢慢地看到了积少成多的力量,到大学毕业时候账户资金已经近万元,而那一年刚工作月薪才1000元……于是乎从工作开始完全按照家人的教导操作,量入为出,节俭生活,每个月至少一半的工资存起来
然而,随着周遭的环境变化,人们可以支配可以享受的物资越来越丰富,更多的是消费无度的人,他们说以后工资总会越来越多,如果十年后工资是现在的十倍,那么辛苦积累又有什么意义呢?似乎看起来也很有道理,让我一度对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有疑虑
一路跌跌撞撞走下来,在已经走到人生收获阶段的时候,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其实还是小白一个,一无所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比如,对于财务管理对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事。
时至今日,经过对投资对理财的学习,才发现家里的长辈理财上还是挺有智慧的,财富的积累是有复利效应的,越早开始效果越为惊人。假如从我20岁开始,每月投入1000元复利,按年化收益率15%计算,到60岁的时候,总投入48万元,总收益是2455万元,增值51倍;而如果我从现在40岁才开始复利,在投入本金和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到60岁,投入24万元,总收益为141万元,增值5.875倍,只有前者的11.52%……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小的起步都是迈向未来的开始
理财其实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反而是我们对未来更有控制力的开始。虽然自己之前也一直都量入为出很勤俭,但是在规划和安排上还是️所欠缺,采取更专业化实践,相信会更卓有成效。
根据实际制定自己的资金分配方案:
每月工资20%为日常生活资金,保障正常衣食住行生活支出;60%理财资金,用于购买生钱资产,实现财富增值;20%为学习资金,增加见识提升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