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是大藤峡厂坝项目部的杨代福,现任大坝工区主任,他个子高高大大,皮肤黝黑,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而激情十足。
老杨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已在水电八局工作,了了老杨的一桩心愿,干了大半辈子水利工程,老杨计划在大藤峡工地退休,这是老杨和人闲聊时说的,其中还说了一句话:
"咱工区的几个孩子不错,退休前,我争取把我会的都教给他们。"
大坝工区二十几号职工,绝大多数与老杨年纪相仿。老杨说的孩子们,是2016年工作的郑才荣,2017年工作的裴宸、田昊、胡乐。郑才荣和胡乐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裴宸是机械工程专业,田昊是工程造价专业,他们与老杨的女儿一般年纪,因此也特别受老杨关爱。对于专业对口,老杨经常有几句话挂在嘴边。
"干工程的想要成长快,就必须在现场多锻炼。"
"工作上哪有纯粹的专业对口?想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想要搞好成本管控,怎么能不懂土建工程施工?"
老杨的话不无道理,尤其是在实施全生命周期考核制度的大环境下,成本降低、效益提升是关键。就大藤峡厂坝项目来说,早已实施工区独立核算制,不仅如此,大坝工区还实施内部承包管理制,承包组充当着工区"尖刀部队"角色,闸坝工程结构具有可复制性,承包组抢先施工一个坝段,通过总结和改进,实现其余坝段的快速跟进。这样的管理模式让工区职能发生有益转变,从几十年传统上仅管施工进度转向进度、质量、成本全方位的管理,特别是与工程成本和效益息息相关的细节工作,较传统模式更贴近源头,成效更突出,项目对现场管理的把控性也更强。自然,这也对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几个小年轻不仅负责现场进度、质量管理工作,还要负责工程计量和结算工作,还有变更现场签证、材料管理等工作。
小年轻们有激情但经验不足,老杨说:"你们尽管甩开膀子干,老杨一定全力做好你们的后盾。"仓面验收时,老杨几乎不离开现场,小年轻在工地呆多久,他就在现场守多久,有时叮嘱几句,有时一语不发。老杨心里明白:哪有一撒手就会跑的娃儿?
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能不放手。这个火候,老杨把握得恰当,几个小年轻成长很快。2016年毕业的郑才荣已独当一面,工作一年就成为大坝工区的见习副主任,到期后顺利转正。工作四个多月的胡乐、裴宸、田昊,已经独立承担各自责任坝段管理工作。这是老杨愿意倾心教授他们的动力之一,老杨盘算着,时机成熟时,就把他们推荐到各自专业岗位去。
有人开玩笑说,对待几个小年轻,老杨是"男女自由转换"式的,是爸,也是妈。
项目部演讲比赛,六个名次都被女员工摘走,赛后,老杨拍着裴宸的肩膀安慰他:"小伙子很棒,只是这次女将们更厉害,下次咱再精修稿件加强练习,一定能拿个名次,爷们在哪摔的就在哪爬起来;"台风"天鸽"入境广西,按照预报线路,"天鸽"几乎正贴着大藤峡坝区经过,小年轻们没经历过台风天气,老杨特别把小年轻们召集在一起闲聊解闷,打趣地说:"台风真的来了,我们就一起跑。"这些时候,老杨是不服输的杨爸爸,让人安全感十足的杨爸爸。
夏天,大藤峡坝区的太阳毒,小年轻们整天在工地穿梭,工作服一天汗湿几遍,发的两套橙色工装很快就发白了,老杨想办法帮他们备了一套新工装。"你们都是咱工区的帅小伙,工地上摸爬滚打没办法,出席一些必要场合时必须得精神抖擞。"冬天,老杨早早嘱咐统计员赶紧给小年轻们添厚工装。黔江边晚风大,值夜班工作之余的裴晨在值班室打盹,老杨悄悄把空调温度调高两度。这些时候,老杨就是细心周到的"杨妈妈",温柔体贴的"杨妈妈"。
"看见项目部大坝工区的旗帜没有?现在已经有多半闸墩到一期42米高程了。"老杨指着的方向,泄水闸顶部,数面红旗迎风招展。"等闸墩到了64米顶部高程,项目部大坝工区的旗帜再换成印有‘水电八局’四个大字的旗帜,那时我就可以退休了。"
大坝在升高,孩子们正成长,大坝到顶后,孩子们已成才,这就是老杨的心愿,也是众多水利人代代传承水利精神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