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赋

古徐州赋


薛国公子《古徐州赋》


古徐州赋


夫古徐州者,禹贡所谓海岱淮泗之地也。峄阳之孤桐,琴瑟和谐,泗滨之浮石,钟磬共鸣。汉书云薛,六国时曰徐州。夏商泛指之区域,东周确义之薛国,汉武置之刺史部。

星分奎娄之野,薛居蒙泗之间。尼山北峙,薛水南萦,千载风云聚此,万邦车马通衢。东望青丘,遥思奚仲斫轮之迹;西眺泗水,犹见孟尝市义之景。今临薛城残垣,抚夯土而追思,仰苍穹以寄怀,遂援翰墨,重溯徐州春秋。

鸿蒙初辟,大禹敷土。封奚仲于薛,始造轩车,轮辙刻星辰之轨;授车正之职,以理车服,青铜铸社稷之基。

《世本》有载:“奚仲作车,建旒施旆”,《左传》称誉:“薛之皇祖,职居夏正”。奚山之巅,车服祠边,古冢巍然,陶鬲尚附黄土;奚邑旧地,山麓路上,轮痕依在,石斧犹带苔藓。及至商汤革夏,仲虺佐命,作《仲虺之诰》,铭鼎彝而昭天命,立宗庙以祀先祖,竖㫃旗以祈皇恩。

殷商季世,箕子东去,播九畴于淮泰;微子启仁,守孤忠于宋邑。周室分封,胙土命氏,任姓诸侯,屏藩东夷。青铜簠簋,铸“薛侯作妊”之铭;甲骨卜辞,镌“壬午卜在薛”之贞。洎乎春秋,田氏代姜,简公奔徐,《春秋》书“恒弑其君”,青史垂鉴,铜剑凝血,乱世可辨正义。

会盟台畔,曾列越王勾践歃血之祭器;东南城门,尚存齐魏相王之遗迹;演武场西,仍遗孟尝阅兵之旌旗;薛县故府,依有灭秦号角之余声。

七雄逐鹿,薛地浮沉。马陵战后,田忌封徐,忌走复封田婴。田婴筑城,扩郭二十余里,陶瓦叠云霞之色;孟尝养客,聚三千豪士,佩剑鸣星月之光。焚券台前,冯谖收债,市义之举感黔首;鸡鸣台外,狗盗衔珠,脱秦之智泣函关。更有逍遥台上,鲁庄会盟,孟尝听琴涌泪酸;昌虑石楼,文女望归,砖铭暗诉离别情。

时迁世移,孟尝逝后,魏齐联合灭薛,顷公夺占无主之徐州,二十年为鲁邑;虎旗列列,春申挥师,徐州又归荆楚,四十年置薛县。

秦皇一统,设薛郡,难化剑铸犁,骊山刑徒墓中骨已寒;汉祖龙兴,筑广戚,大风歌罢,泗水亭前酒尚温。戚姬庙里,楚舞犹旋鸿鹄怨;皇殿岗上,汉瓦空对夕阳斜。张良辟谷,曾隐微山;范蠡泛舟,携美陶山。至若山阳铁场,炉火映天,洪炉铸就环首刀;泗水漕运,舳舻蔽川,仓仓载满五铢钱。

考其遗迹也,城垣逶迤如龙,十二门阙接云汉;探其秘藏,御井深邃若渊,薛陵珍奇现尘寰。奚仲庙内,柏树虬枝凝古翠;孟尝冢旁,石羊跪乳泣秋风。更有土鬲炊烟,龙山黑陶承仰韶;玉璋祭月,岳石卜骨溯殷商。御花园里,黄土覆盖层层史诗;前掌大墓,青铜铭刻字字沧桑。

嗟乎!五千载兴亡过眼,百十代英杰成尘。今登薛国故城,但见麦浪翻金,恍若田文市义之粟;列车驰过,依稀奚仲造车之痕。汉画像馆中,青石镌车战之景象;遗址区内,城堞诉风云之变换。

而今吾愿效冯谖,长弹剑铗呼文保;誓承奚仲,再铸新轮越古今。

薛墟巍巍,古徐苍茫,人杰地灵,文脉浩荡。昔为车舆之源,今作文明之窗。黄土不言,自有金声玉振;青史有载,长存义胆忠肠。

感白驹过隙,叹岁月漫长,冀俟来者抚残甓而念昔,临城垒以奋志,此则古薛之遗风,当随泗水同长流;先贤之精神,必与奚山共永存!


——————————

注解:


1薛即徐州

春秋战国时期,薛国亦称为“徐州”。

《左传·哀公》:“十四年,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即徐州)。孔丘三日斋,而请伐齐。”

《史记 齐太公世家》:“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简公出奔,田氏(田恒)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杀简公。”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

魏国史书《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十年(前340),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史记孟尝君列传》张守节正义引)

“周显王三十四年,魏惠王三十六年,(魏惠王)改元称一年,魏惠王与诸侯会于徐州。”

“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围齐于徐州。”

《战国策 》:“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赵胜于徐州。”

《楚世家》:“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

《鲁周公世家》:顷公十九年(前254),“楚伐我,取徐州”。《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

《续汉书·郡国志》:“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

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薛邑)“相王”时,即在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此年也是魏惠王三十六年,对魏国来说此事重大,因此改元(后元)一年。


2.青丘:薛国故城东十里千山头,又称青山头,古称“青丘”。千山头为尼蒙山余脉,千山之首,遂名千山头。明清之际,千山头南麓夏庄村,亦曾称“青丘村”。


3.奚山:奚山,即奚公山,奚仲山,在千山头西南侧,上有车祖奚仲之墓,车服祠,下有奚仲造车处,造车之遗辙尚存,山南二里有古奚邑。

奚仲,奚邑人,薛国有史记载的的开山鼻祖,首封之君。经考古发掘证实,奚仲的夏初薛国都城在今薛国故城东南隅御花园田地里,其下有更早时代的龙山时期城池,是史前的薛国城。


4.奚仲庙

奚仲庙,据《滕县志》记载“奚仲庙有二:一在薛城中,一在奚山上,在奚山者称车服祠。”

薛城奚仲庙,在今薛国故城里尤楼村,本是任氏薛国宗庙。

奚山奚仲庙,称为车服祠,在奚仲墓东南侧山脊上,为墓前祠堂。唐宋以后,车服祠始住比丘,供佛像,改成车服寺。

原奚仲庙,战国时增建齐威王庙,汉初增建孟尝君庙,北宋增建东岳天齐庙,四庙同在一个规模庞大的庙群里。


5.山阳铁场

山阳铁场,即薛国故城里皇殿岗村与尤楼村之间的故薛县冶铁场,设铁官,其规模庞大,遗址内因发现带有“山阳二”与“巨野”字的铁模陶范,因此“故薛县冶铁场”又称为“山阳冶铁场”。


6.广戚城

广戚城,在滕州市区南六十里,薛国故城西南十五里,今微山县驻地夏镇西部。

旧时,夏镇一地分属滕沛二县,广戚城为两县共有,沛县称其为“广戚城”,滕县称其为“戚城”

《读史方舆纪要》:“广戚城,(明清)沛县东北四十里。汉县,属沛郡。武帝封鲁共王子将为侯邑,后除。成帝河平三年,又封楚孝王子勋为广戚侯。”

《滕县续志稿》载:“《太平寰宇记》云'沛宫在广戚城中。' 按汉高祖置酒宴父老,即此。”

《魏书 地形志》:“留县有广戚城,戚夫人庙。”世传,戚夫人庙在广戚城中。广戚城故墟内旧有一座高土台遗址,乡人称其为“梳妆台”,是戚夫人梳妆处。又传,“梳妆台”是高祖“歌风台”,宴请父老乡亲放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处。

戚城本来为秦汉之县城,(明清版《滕县志》)后来,戚城初为汉高祖所宠戚姬所封邑,至武帝封刘将于此立“广戚侯国”时始称“广戚城”。

水运工部侍郎顾大申于顺治九年(1652年)分事夏镇运河河道,曾住在运河西侧的部城,对部城北侧的古戚城与戚夫人遭遇深有感慨,赋诗《戚城》:

汉帝营六宇,群雄受羁绁。

徒手并秦项,壮心顿房闼。

悲歌抱幼子,饮泣诀爱妾。

羽翼彼已成,恩宠中道歇。

含笑谢四公,虺輀痛伤割。

朱颜销永巷,旨酒摧晨腊。

清跸不可期,黄泉谁为说?

我来戚城边,蓬飞风凛冽。

乌鸦啄城头,巢倾鸟子灭。

不见当时人,但闻水幽咽。

鸟飞上高柯,未央宫若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