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斯通纳那样生活
每次和家人聊天,我都会讲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就像是两座山之间走钢丝,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颤颤巍巍,能养活自己,不精神崩溃,就很厉害了。心情烦躁的时候,挤一趟地铁,就想滚回家了。
所以,我每次都会尝试着给自己找出口,有时候是音乐和酒,有时候是恋人和朋友,或者出去旅游,期盼的就是借力逃离。当然是有效果的。开心的时候很多,不开心的时候,就再逃一次。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带入斯通纳的生活,如果主人公,换做是我的话,这本书就要更名为斯通纳的一万次逃离了。但他一直没有,为什么?
因为,他有最在乎的事情,而这个事情,而任何人无关。
关于婚姻。一个月,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一年之后,他已经放弃了任何改善的行为。当妻子短暂离开家时,他的心情是这样的。“最初的几天,房子的空荡让人有种奇怪和出其不意的焦虑。但是很快他就习惯了这种空荡,开始很享受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知道自己会像这些年一样愉快,当他想到伊迪丝必然还要回来,反而感到非常难过,这点没有必要再对自己掩饰了。” 而他在这段时间,扑在了教学上,在内容讲解的方式上突破自己,找到了教学的激情,获得了学生们的积极反馈。把自己对文学、语言、词语中细腻的情感,大胆自豪地展露出来。
关于爱情。四十三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灵肉契合的情人。他第一次全身心地感受着情人的表情,身体,文字。随着慢慢接触,最初相遇时克制的皮层逐渐脱落,撤去保护地向对方敞开内心,得到的是温暖的拥抱。惬意,舒适。在相处的过程中,智性和情感一起迸发。他对情人有美好的幻想,希望幻想实现,然而现实世界的逼近,最终迫使情人的离开。关于情人的离去,他的心情是这样的。“她肯定早就开始计划自己的离去了,斯通纳后来才意识到,他很感激自己并不知道,感激她最后没有留下字条说这些没法说的话。”
关于工作。后来当上了教授,开始带博士研究生。在参加结业答辩的时候,发现系主任自己带的学生,不是真才实学,而是在表演,且主任陪着他一块演。于是他直接拿最基本的常识问题把这个学生逼问到无法下台。以此和系主任产生了矛盾。之后他又擅自扔掉教学大纲,扔掉学校规定的教材,自己决定学生上课以及阅读的书目。使得矛盾上升。然而他的学生,成绩遥遥领先。矛盾最终激化到决定是否退休之时,他不希望退休,系主任拿正教授的职称与他谈判。他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从来不在乎你认为可以给我的东西,或者你认为可以为我做的东西,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儿。”
后来,他得了癌症。离开呆了大半生的大学校园,他的演讲是“我已经在这所大学教了近四十年书。我不知道如果我不做一名教师还能干什么。如果我不教书,我也许······我要感谢你们所有的人,让我来教书。”
什么事情能这么强大?是他自己存在的意义,是对文学的追求。从大学时斯隆教授传递给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感时,他就感受到了。文学、研究、语言,就像是他给自己造的一个堡垒。并非坚不可摧,但每每每破碎之时,他都能钻进去,一个人慢慢地缝缝补补,再和生活搏几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