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计到底需要多少钱呢?
我们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需要那么多的钱,只要考虑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就可以了,如果不追求奢侈的生活,生活成本完全可以大大降低。
当我们无法从不想做的工作当中脱身,久而久之人的灵魂就会变得非常疲惫,心灵也会变得很空虚,为了填补精神空虚,我们可能会通过疯狂购物、大吃大喝,一时享乐这种方式来耗费钱财。为了堵住钱财的亏空,又不得不去从事自己不想做的工作,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与之相反的是,当我们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精神就会丰盈丰富,不会感觉到很多的压力,也不会为此而花费大量的钱财填补精神空虚。所以我们在精神、财务和时间上都会感到比较充裕。刚开始收入会有所减少,支出水平也会做相应的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于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而言,确保时间资源充裕远比忙忙碌碌的追求一定的收入水平更为重要。
相比做什么而言,为什么做更重要
相比一个人做什么而言,为什么做的答案则更接近真正的工作。为什么工作相对于工作的形式来说更能说明个人的天性,也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纯粹意愿和生命意义。
《恐惧的色彩》电影导演李满华,因为母亲被黑人男子杀害,从此之后他对于世界上能够消除种族偏见充满了激情,他希望自己能够为此做一些贡献,所以他通过导演的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理念传达出去。
我们有的时候总是拘泥于导演、咨询师等有形的职业名称上,实际上我们希望通过某个工作所传达的信息,远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有意义的工作是多个工作的有机组合
通过工作传达的信息,既为生命的意义。李满华导演通过电影导演、讲师、演讲者、心理咨询师,这几样不同类型的工作,同时表达传递的是消除种族偏见的生命意义。与没有共同核心的做法相比,围绕着自己的生命意义,从事具有一贯性的多项工作,更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榎本英刚老师通过做工作坊的讲师、教练、演讲者和作家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生命意义,那就是帮助人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与多项工作,究其根本,都是形成以自身生命的意义为核心连接多项工作的组合。这个无需固定形态,常变常新,因时而动也没有关系。如果探求自我的生命意义是为工作,随着觉察认知的加深,我们将不得不对表达生命意义的手段进行调整和变化。
而关键在于,尽可能让自己所做的工作都具备一贯性,一贯性越强,越能够向周围的人传递出对自己至关重要的生命意义。
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以生命意义为核心,有多项工作组合而成,即便组合中包含的各个职业并非个人独有,但是从整体来看,这种组合确实非此人不可,这是她的专属工作,因此榎本英刚老师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