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和老朋友在一块儿大家会回忆在大学里的日子,毫不夸张地说,我能成为我全是因为三五个大学里的死党,他们帮助我找到自我,告诉我真正的青春是什么样子。对于青春期来的比较唐突的我们来讲,对于同样喜欢的事物我们会尽情地畅谈,甚至一晚上压马路的时间都不够。不知道是不是时间走得太快,让我们都拼命想回到从前,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周遭混乱的世界,17岁时,我还是个在校高中生,对未来一无所知,爱上电影后,又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同龄的孩子谈论的是漫画和游戏,或者女孩儿和酒吧。但幸运的一点是,你永远不知道生活的下一章节会怎样?
在看完《成长边缘》后,我和朋友谈论起了几年前大家对于人生和爱情的理解。这是一部很平铺直叙的电影,没有过多的矫情对白,没有太戏剧化的分分合合,这对于过去或现在17岁的我们来讲,无非就是日常生活。这部电影吸引我的不单单是青春这一个词,要知道人们总能对这个词大做文章,不像《壁花少年》那般肆意洒脱,也不像《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那样古灵精怪,它整体的风格就像女主人公的性格,冲动而直接,试想想,其实在17岁时我们也都不那么成熟,对于过多的事物都没有深刻的理解,可这就是青春期,谁都躲不过。
娜丁从小就与哥哥不和,哥哥总是能够受到很多的称赞,母亲喜欢他多过于自己;而且她还是个行为举止夸张的女人,娜丁不太与她交流,有时候她就是不愿和哥哥一起下车去学校,母亲只能把她从车上给拖下来。好在爸爸是个擅于处理平衡的能手,他能够安抚母亲和娜丁的情绪。
但就在某一天晚上,自己和爸爸去买汉堡时,父亲突发心脏病猝死,自己的生活才一团乱七八糟。
娜丁有个从小的玩伴,学校里的人都不喜欢她,但娜丁也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但就在17岁那年,她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哥哥上床后,她走到唯一能够倾诉的老师面前对他说:我想自杀。
这就是娜丁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她很我行我素,不太合群,总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都格格不入,所以她行事乖张,说话冲动,经常惹恼自己的母亲,甚至私自开着母亲的车乱闯马路,还总觉得哥哥不像自己爱他那般爱她,总之,自打唯一的好朋友和哥哥上床后,她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她。
上历史课的同桌亚裔男孩儿对她颇有好感,想和她成为朋友;但她一心只爱学校放荡不羁的坏男孩,苦于不敢表白,只能暗恋许久。如果不是某一天她自己不愿从妈妈的车下去导致母亲迟到,母亲无奈只能让她陪她去上班,两母女发生口角,她一气之下开着妈妈的车跑了出去,她可能永远不会发一条性爱短信给暗恋许久的男生。
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对男女关系处理不当,整部电影只是在刻画某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状况,她对于生活很失望,自己不够自信来面对哥哥和好朋友在一起的事实。所以你会在电影中听到这样的台词:我和我哥哥,你必须要选一个。
听上去其实挺优幼稚的,但导演处理得很喜剧化,把娜丁这样一个酷酷的女孩子描写得很立体,她内心有柔软的一部分,有固执,也有幼稚的一面。
如果她没有失手发那条性爱短信,或许那个男孩儿也不会出来和她见面,但她发现他其实只是想和自己上床,并非想和她有一段真正的约会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内心深处根本不想那样,她的幻想导致她做出了这样的蠢事。青春期的女孩儿们或许都这样想过:我暗恋着一个很酷的男孩儿,我的确很想和他发生关系,但同时,我也很想和他谈一场认真地恋爱。但实际上,对于男孩来讲,他在乎的是我和多少女孩儿上了床。
所以她对唯一可以倾诉的老师大骂:你秃顶,怪不得没有老婆,你拿着每年4万多的薪水过着平凡的生活,没人愿意像你一样。但其实她并不是无心的,她只是苦于没有发泄的窗口,和哥哥母亲都不擅长沟通,现在连好朋友也都选择了自己讨厌的哥哥,自己暗恋的对象不过是把她当作玩玩的女孩儿。
回到17岁,我们也会这样想,和父母无法沟通,自己孤身一人,和朋友吵架,觉得全世界都不在乎自己,自己做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但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或许等你明白其他人的善意其实都隐藏在你冲动的背后时,你才觉得自己并非孤单一人,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靠发泄和抱怨,而是那些你从来未在意的事情,那些会引导你走向你本希望的模样的事情和人,才是成长的重要因素,其实,对整个人生而言,亦是如此。
这部电影只是围绕女主角娜丁17岁这年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而展开,笑点被处理得恰到好处, 很生活化,简单却又能直接撮中你内心最柔软的位置。它告诉我们:17岁,没什么大不了,珍惜你所现在拥有的生活,父母,朋友,和那些你差点错过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