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蓝定投:为什么购买理财产品也有门槛?

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且不同的产品门槛也不一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理财产品设置这么高的起步门槛,意义何在?我觉得意义有两点。

第一点,为了践行现在的资管新规,把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才能投的产品,严格地讲,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就不让投了。

大家可能会问,是不是投资金额越高,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呢?

一般认为,专业投资者的金额比较高。现在的资管新规普遍规定,如果你有500万以上的金融资产,或者是持续3年,每年有50万以上的年收入,才算是踏上专业投资者的门槛,你能够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

把某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起步门槛设定得高一点,自然会让那些专业投资者才能投得起。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险匹配原则,担心一般投资者承担太多的风险。

难道这是唯一的原因吗?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呢,银行或者销售机构要识别客户种类。

比如说货币基金,风险水平基本都很低,都属于相当安全的产品了,为什么要分出A、B类来呢?同一只货币基金,B类比A类收益就高那么一星半点,但是B类起步可能要50万到100万。


为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出不同的客户层级,不同的客户层级可以匹配不同的服务。

比如说现在市场上的招行,最大的一个零售银行,它所推出的智能投顾,起表要求大家,要想管理你的资产、做智能投顾,大概要20万以上。

这就是说明,我给你提供一个智能投顾服务,服务成本放在这里,你放进去的金额不能太低。

这就是给一些投资品种,或者投资服务,设定门槛的另外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希望投资理财它是无门槛的,至少是可以低门槛进入的,这也是我一直所倡导的理念,把过去私人银行才能享受的服务,让那些哪怕一个月只能存100块钱的人也能够享受。

这也是我们把谱蓝智能投顾门槛降到极低,甚至叫无门槛的初衷。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总结起来,不同的投资产品有不同的门槛,一个是为了防范投资风险,另外一个是为了进行客户分层管理。

所以,大家最好还是按照相关的规定,去匹配自己所需要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服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