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间的朋友。
——高瓴创始人张磊
1、空白
很多人都体会过口袋没有一毛钱的滋味吧?是酸涩,还是窒息?
身边有位90后的小伙伴,作风相当“壕气”,在我们这群灰头土脸的中年人里特别扎眼。时下最流行的尖货是什么,是吹风机、手机还是电脑,只要看一眼她的最新装备,就能立马知道答案。有天她突然发愁信用卡还不上了,转头问我“怎么炒股暴富”?这个生猛的问题把我吓了一跳。
这窒息的操作,和当初就为隔三差五、上山入海浪一把,当了月光族的自己,如出一辙。而说到缺钱,我干过的蠢事,是准备和喜欢对象的圣诞节约会,计划着买电影票、吃海鲜大餐,取光了工资卡里的最后一毛钱。当时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我站在ATM前取款,他站在斜后方的门口,午后阳光倾泻在他的身上,耀眼夺目;ATM机跳出光秃秃的三位数余额,我脸庞火辣辣地,摁下全部取出,身后飘来一句“你的工资这么低啊”!
钱商低确实比较伤钱。跟时间一样,开始吃土的时候,才意识到它宝贵的存在。
钱商这个东西,父母教过要节俭没教过要筹划,学校教过简单经济学没教过个人理财,《穷爸爸富爸爸》里两位爸爸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理财意识:“穷爸爸努力存钱,富爸爸不断投资。”“受过教育的爸爸鼓励我找份安定的工作,而富爸爸则鼓励我开始获得我所喜爱的资产。”
我们的爸爸基本都是“穷爸爸”,关于理财意识的启蒙教育是空白的,关于财务知识、投资策略、市场供需与法律规章这些知识,也是真空地带。这么重要的东西竟没人教,没有成为职前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
一位男神早就“叮嘱”过我,有钱没钱,一定要学会理财。因为是男神,所以有格外把他的话放到心上,为此,也像这位90后的小伙伴一样,那时抓着人就问:“哥,咋投资?买啥基金?推荐下股票呗!”
一个迷妹的理财入门之路,才算跌跌撞撞,拉开序章。
2、上头
正式发车前,还是叮嘱一句: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高收益一定意味高风险,取得额外收益的前提是先保障本金安全。
理财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讲究纪律性,富爸爸说:是否缺乏自律,是将富人、穷人区分开来的首要因素。
在小白眼里,2013年横空出世的余额宝,真的可以称为一款理财科普类产品,也是通过这个才了解到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便捷度,门槛与费率都有变低,才知道货币基金这个新名词。不同于现在跌破2的收益,记得那一阵收益有4-5个点,甚至高的时候有6个点,睡完一觉,新的一天都从点击今天的余额宝收益开始的,看着每天不断增长的数字,都会忍不住洋洋得意,和朋友聊天都是欢欣鼓舞的气氛。
货币基金是每天躺赚的爽感,而等进阶开始配置债券基金,虽然明白其中的纪律,短债需要至少持有1-2年,中长债需要至少持有3-5年,但在最初的3-6月,看着收益起起伏伏,心情一言难尽。收益正的那天,会乐呵呵多吃块肉;收益负的那天呢,又忍不住苦哈哈地在纠结是否要赎回。
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亏损波动相对更大,通常人会忍不住天天去看,看完就忍不住再次买入或者赎回,反反复复手痒操作,不止费用多花,人也会状态不好。所以,经常在讲的纪律是,风险波动承担范围,要以自己晚上能睡得着为标准;买完基金,只要不发生重大变动事件,基本半年或1年查看一次,每年做一次投资组合的调整平衡就可以了。
股市,更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做长期价值投资的还好,做过行业研究与企业分析,对价值价格有相对专业的评估,能拿得住。但做短期波段,尤其没有工作收入,辞职炒股的人,追高杀跌,更容易在涨涨跌跌中迷失自己。说股性,似乎也是在说赌性。像一个坐上麻将桌的人,手气好的时候,忍不住提高砝码多打几圈;手臭的时候,又忍不住继续加码,想要把输掉的本金赢回来。
很多理财平台产品或股票的评论区,总是充斥着各种发泄情绪的咒骂,或者追逐热点动态的各种预测言论,很难有冷静理性的声音。形势好与差的变化,便是兴奋与沮丧的不断反转。
这个魔性的循环很令人上头。像没有目标方向的孩子,游戏瘾旺盛到可以不眠不休,大战三天。
3、底气
有钱人的快乐可能我们体会不到,但理财的好处能让我们保持经济独立,让我们有足够say no的底气。
摊上《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一样窒息的母爱,遇到日剧《坡道上的家》里丧偶式育儿的处境,甚至遭遇自己极度不喜欢的工作,都可以say no,享受不被赚钱谋生绑架的自由。
除了给予的生活底气,理财,还给你打开了另一个格局与视野。
什么,美股又熔断?原油又大跌?巴菲特都说活久见。疫情凶猛的3、4月,朋友们都在聊着国际经济形势。如果你在理财,有在关注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有在研究疫情影响下的投资标的,那么,这些话题你不会陌生,可以顺畅地加入到话题里,一起探讨着腾讯、阿里巴、美团这些中概股的投资价值,医药行业里的好公司,一起分析着石油价格走势,和银行业在“金融系统让利”的大背景下的发展行情,互相共享信息,剖析局势。
这完全不同于你理财前的视角,那样的你,是只聚焦在个人事业与生活上,空间狭小而封闭。
有跟做私募创投的朋友聊天,他说,募投管退是创投主要干的事,炒股这件事,其实跟这大同小异。募就是要有长期闲置资金;投就是选股,做尽调、看财报、并研究行业。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用的就是研究型驱动的投资打法,通过研究发掘好的商业模式,然后寻找与好的商业模式最为契合的创业者,进而再重仓长期持有。受益于研究驱动的价值投资导引,高瓴目前主要看好并布局生物医药、软件服务、消费互联网、新兴消费品牌等投资领域,投出了腾讯、蓝月亮、江小白等成功案例。“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高瓴创始人张磊始终秉持着投资“三板斧”——紧跟中国创新、科技赋能、做时间的朋友。管就是加仓减持的操作,退就是最后的止赢止损。
这样一比照,理财入门门槛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不管你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可以在熟悉的行业领域,延伸自己的专业判断,来找到适合的投资标的。巴菲特说,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投资。像巴菲特投资的就是必需消费(食品饮料)、银行、石油等行业。
有朋友不禁感叹:哦,原来这事我也是有底子可以参与的!
是的,不用真得变成房奴孩奴,或糟糕到变成信用卡卡奴,连菜市场自由都不能保障,才被逼上梁山,被迫营业理财,完全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规划自己或家庭的三份钱,消费、投资、保险,和时间做朋友,耐心等待复利的魔力,实现睡后收入的稳健增长。
4、牛人
我要学理财?谁能手把手教我呢?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其实方法渠道特别多,不必非得是一个活生生的老师。比如,我问过做财务的朋友,总觉得这帮天天跟数字打交道的财务人士,就是天生会投资理财。一问,才发现很多人自己都没有买基金,就算有零星买的,教你又教得并不系统易懂。
书籍、视频课程、理财社群等是系统的,可以搭建自己的理财知识底层框架;资讯分析、熟人请教是及时的,可以在细节盲点上加深理解与答疑。
那怎么规划自己的三份钱呢?这就需要摸底自己的三张财务报表,尤其是现金流量表。以月为单位,你要盘点收入、支出与结余,这个财务人士就非常擅长。小算盘一拨,看到日常进账除了固定工资,都没有任何被动收入,就知道该投资资产了,当不了包租婆收租金,至少要收点红利利息吧;发现花光的钱原来大部分是花在外出旅游上了,那就知道该削减这部分开支;结余为0,存不下来钱,那徒有觉醒的理财意识,没有资金投入,也是不行的,该提醒自己要自律存钱了。
日常基本消费留一份,也留下3-6个月的应急资金备用,自律性好的,也可以加入信用卡进行消费资金周转;家庭支柱人士重疾、意外保险等都要配置好一份;剩下的这一份呢,就是正经投资使用的闲置资金,按照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不同目标,按不同的比例,资金可以使用期限,在自己能承担的风险范围内,进行黄金、房产、基金、股票与期货等不同的资产组合投资,甚至比特币区块链等新兴投资产品。
适合工薪族的投资方式是什么呢?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在《约翰·伯格的投资50年》、《共同基金常识》书中也反复表达,定投宽基指数基金的靠谱性,在微笑曲线中获利。推荐的原因很多:买入持有费率低,波动范围也比单只股票或行业股票基金低,长期持有收益率能跑赢大盘,且定期定额,摊平成本,通过很多理财平台的定投功能操作,基本一次设置就能当上甩手掌柜了,不耗费朝九晚五工薪族本来就不够的时间精力。国内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就是常用定投组合了。
国内资产上手后,放眼全球,怎么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呢?放宽视野,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美股或间接QDII基金投资海外资产,对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投资标的进行分析,可以从买纳斯达克100、标普500指数基金开始入门。
当终于发动自己的投资小马达了,对各种财经资讯的天线就格外敏锐,就开始期待天天都是牛市,在牛的时候,感受一把日进斗金的土豪滋味。但中美股市截然相反,美国是牛长熊短,中国却是牛短熊长。经济发展也是周期性的,从复苏到繁荣到衰退,我们需要看着理财产品估值温度,持续稳定定投,耐心等待牛市的来临。牛市不可期,但可期可控的是自己的打怪升级,不断向投资牛人继续学习,逐渐自己也成为一位牛人。
5、退休
财富自由通常是普罗大众理财的终极目标。怎么定义呢,当你的被动收入大于你的主动收入,被动收入是指不用付出劳动的资产躺赚收益,即实现财务自由。
前阵子大火的郭宇期,28岁光荣退休,在程序猿这份职业上做到资深技术专家,在估值节节攀升的字节跳动实现期权过亿,现在,已经旅居日本开起了温泉酒店。
可见,撇开上一代的财富累积,不是富二代的凡人们,不管如何理财,主业工作还是一切财富累积的起点,需要在本职工作上先足够的优秀,才能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先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再找一个足够好的公司,也是需要超前的投资眼光与绝佳运气的。
我的目标是早日实现退休,也经常这样叫嚣。看身边的朋友们也早早行动起来,保持着低物欲、极简风的生活,准备一旦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就果断退休,之后靠每年4%的理财收益过活。
远大的生活目标还是要有的,一起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