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你人生中属于那至关重要的20%的部分,然后全力以赴。
如果有一些事情会浪费时间,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放弃它。把你的 时间投资在那些可以事半功倍的事情上。
要修正的是:并非“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而是“浪费黄金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一步绝对有必要,要坚持下去全靠这一条了。了解时间密度的不同(说它质量不同也可),并利用它。一旦培养出了控制意识,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当然,在对自己深刻了解的基础上
放 弃一切浪费时间的事情。把它们统统扔进垃圾筒。遵循“如果怀疑,不如放弃”的准则。不要订阅那些没用的杂志。如果两个月前的杂志你至今还没有读过,扔掉 它,它可能不值得一读。要明白任何花时间去做的事情都是有价值的。在注册新的服务或者订阅之前,问问自己那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机会成 本。试问自己,“它值得我为它做出牺牲吗?”
我了解到有很多人用“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个信条来限制自己。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爬 一架梯子,但当他们到达梯子顶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梯子搭错了建筑,之前所做的都白费了。记住失败是你的朋友。所以,
当你发现以前所做的决定不再为你现在 的目标而服务时,请大胆并无情地抛弃以前的决定吧,然后去寻找更好的想法。
人们不会以花费毕生精力去追逐一个懈怠人生的目标而自豪的。这是另一个要顾全大局的时刻。
你必须坚持对你自己目前的处境进行重新的评估,然后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你今天不时刻审视自己决定的话,
那么以前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毫无用处了。
根据著名的“二八法则”,在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上,80%的成果来自20%的付出,80%的付出都只能带来很少的回报甚至没有回报。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有80%的努力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原则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从根本上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
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你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配合上。
核心原则一:不管什么时候,人总是比事情更加重要。
核心原则二:如果利用好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结果
如果你能利用好自己精力最好和大脑最清晰的时间段,那么只要20%的时间投入你就能产生80%的结果。
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本质上就是「动力-阻力」的博弈。那么,你不去做一件事情,无论背后有什么原因,归根结底,一定是因为去做的收益,比不上成本。
2. 从「一分钟行动」开始
不要给自己设定复杂的计划,而是从
一分钟内可以上手完成的动作开始。
3. 用产出倒推行动
那么,如何激活奖励回路,让自己获得反馈和成就感呢?
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看到,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影响。
简而言之,也就是自己「产出」了什么。
所以,无论做什么计划、养成什么习惯,你都要去思考:
我这样做,可以产出一些什么东西?为我带来一些什么改变?
梦想转化为行动,从大脑里萌生一个想法开始……到最终的实现有三个问句。
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我为什么要?
3.什么时候要?
我每次都要写
上一个学习周期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因为我想搞清楚每周最多能有多少小时,我可以高质量地进行学习而不表现出过于疲劳的状态。
很快我就发现,在一段学习时间里,加入尽可能多的学习任务,比如,我限定时间,看完一定量的材料。这种压力,激活我的大脑,使我更加专注。
1.打造个人知识体系计划——基本目标
- 完成12大主题书单,每个书单至少20本书。分别是:读书方法、写作方法、思维导图、视觉笔记、读书笔记、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逻辑思维、演讲能力、知识管理、个人管理、新媒体运营。
- 完成各类笔记24万字,每个书单至少2万字。
不求每本书都要写多少字的读书心得、笔记感悟,但每个书单结束后必须做一个大的总结,这1个主题讲了哪些知识、我自己能怎么使用。
- 制作思维导图24张,每个书单至少2张。
不求每本书做思维导图,但每个书单结束后一定要做至少两张导图以对知识进行总结(顺道能放在笔记里发布出去)。
- 个人分享至少12次,每个书单结束后至少1次分享。
不管是线上、线下的形式,都要至少对1个人进行一次演讲或分享。一来训练自己演讲的能力(演讲书单的知识应用),二来通过分享的形式,倒逼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
2.打造个人知识体系计划——高阶目标
-
运营至少1个新媒体平台,不定期发布个人知识成果。
不管是公号、头条、悟空、简书、豆瓣等,至少专供一个平台,将自己的笔记、文章、思维导图等发布出去,定点突破,将其打造成自己以后发展的大本营。
-
各类平台积累粉丝2万+。
包括主营的1个平台+其他各类平台,全部粉丝数达到2万+。2万粉丝便可以初步形成网络传播效应,初步具备了后期增粉、打造口碑的实力。
-
实现业余收入10000元。
以最低限度的书评价格来说,将写作的文章、书评投稿到各平台,力争每月1000元收入,年收入12000元。如果后期时间和精力足够,则力争翻倍。
3.打造个人知识体系计划——时间安排
你可以购买各种时间管理课程(其他主题的课程都可以,【做主题式学习】,比如,唱歌、思维导图、学习方法),都学习一遍,作为你的参考。并把你的学习成果输出到各大平台上,之后你就能收获众多“铁杆粉丝”。
我推荐《阿何谈时间管理》,整体思路是对的。
【你可以参考本计划,或直接拿来用,给你的大脑来一次升级】
04
从“事”的维度提高时间管理效率
看了我的另类“时间管理”方法后,千万不能陷入到另一个误区中:认为传统的时间管理彻底无用。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提高人的做事效率,
我分享的另类“时间管理”方法是从“人”的维度提高效率的方法,
但如果你能同时从“事”的维度用好提高效率的方法,你的人生会更高效。
从“事”的维度出发,我最常用的4个小技巧是:
① 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
② 控制别人的干扰时间;
③ 错峰操作;
④ 碎片时间干杂事。
一、 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
这个做法说白了,就是保留更大的弹性,以确保要事能按计划完成。
具体的做法有两个:
① 第一个,以周而不是以天为单位编制计划。
这样万一某一天有未完成的要事,还可以在本周其它时间完成。
② 第二个,每天的日程安排至少保留40%的空白时间。
这样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或某项工作完成时间超过预期,也能按计划完成要事。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
① 第一点,可以确保要事被分配了足够充分的时间
如果预留了这么多时间你还未能完成要事,你计划安排得越密,要事被完成的概率就越低;
② 第二点,可以大大减缓焦虑,提高制定和执行计划的意愿
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表失败次数多了后,很大可能就是你再也不敢制定任何计划了。
二、控制别人的干扰时间
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可避免会被其他人干扰,
比如接个电话、回个微信消息、临时开会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每时每刻都会被他人干扰,以周为单位的话,你还是能挤出几个不受干扰的时间段的。
我每周都会尽量挤出两类不受干扰的时间段,
一个是个人生物钟的最佳时间;
另一个是用于深度思考的大段工作时间,比如课程设计、文章写作等。
在这两类时间段内,我会在电脑上退出钉钉和微信的登录,并且将手机静音反扣在桌面上,
万一有人当面来找我,我也会请他等一等,等我过了这个不受干扰的时间段后再主动联系他。
三、错峰操作
人类自从进入到工业社会后,每个人的安排就被统一的时刻表控制了。
比如8:30上班、12:00吃午饭、周六周日放假等。
这么做的好处是每个人的行为更有可预测性了,保证了最大规模化的社会协作。
但对每个个体而言,就形成了某几个时刻的扎堆,大量宝贵的时间被浪费在了排队中。
比如上下班路上的塞车、中午吃饭的排队等。
我的做法就是:尽可能逆向操作,减少无效等待的时间。
比如,
我每天早上最迟7:15前开车出门,这样15分钟内就能到公司,而不是在路上塞40、50分钟;
每天中午12:30左右去吃饭,这样就不需要排队打菜了;
挑吃饭时间去理发,这时理发师最空闲根本无需排号。
四、碎片时间干杂事
每个人每天都有不少的碎片时间,比如等电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等车的时间。
这些时间用来做深度思考是不可行的,但完全可以用来处理各种杂事。
比如发个微信消息、回个电话、订购一个生活必需品等。
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好不容易积累出来的整段时间被各种杂事碎片化,而是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上。
做好个人管理和精力管理,再搭配上这四个时间管理小技巧后,你会发现咱们这种普通人也能将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管理得更高效。
五、低价值休息方式
到了休息时间,人们根本不会考虑听场音乐会舒缓心情,更不会去健身房跑步塑造体形,吃喝嫖赌抽是最佳娱乐方式。因为所有的意志力和精力都耗费了,一旦得其自由,欲望就容易放纵。这样的休息,不能算是休息,只能是很低级的感官刺激。
低时间单位劳动值——低营养值——低级的感官刺激娱乐方式——再回到低时间单位劳动值,就这样,人们彻底陷入“贫穷的死循环”。
最显著的特征是
“单位时间低创造价值”——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都是。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时刻,一定不要让自己忙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耗费在无效重复之事上,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
每天留出时间,留出精力和意志力,给自己刻意训练,让自己时间增值。
这意味着你不能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你必须留出时间、精力和意志力成本,为自己的蜕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