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撒野的人是不健全的

我们何不撒点野?

昨天发了第一篇文章《一个叨客的自白》,在里面我这样写道:

叨客的作业手册里只有两条
一条叫矫情
一条叫白日梦
因此我决定收集矫情与白日梦
每天唠叨两句

我的撒野就是我的矫情,我的白日梦以及我的唠叨。有几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大致都是一样的说法:“有点矫情,不喜勿喷。”

似乎从小以来我的矫情应该就是我去别与他人的一种鉴别方式,到了高中这项技能似乎进化了,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朋友圈,也不大会使用博客,于是我用一种很古老的方式开始了我的“叨客”生涯——每天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写各种段子,然后第二天一脸傲娇的拿到教室里给我的小伙伴们,换来一大堆赞叹。到了高三的时候,我成功的完成了由普通青年向文艺青年的转变,由写段子变成了写小散文,那时我就彻底被贴上了“矫情”的标签,在那个本子里,大致记录的就是我的白日梦与另一个同学的矫情。

究其原因,那时候的我已经不大喜欢每天压迫式的上课方式,在所有人的头上笼罩着一种奔赴刑场一般对待高考的氛围,我受不了,我需要撒野,做点自己高兴的事情。当然,我干过不少奇葩事情,比方说坐在最后一排的时候和两哥们在地理课上猜拳,输了的做俯卧撑;坐在第一排的时候政治老师在讲台上教马列主义,而我就在他眼皮底下看萨特的存在主义,诸如此类做过很多,总的说来不算太坏,而且我现在很多知识都是那种状态下积累的,算是因祸得福。

转眼间很快,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开始工作,生活变化快,但我的撒野方式依旧没有变化,只是与时俱进的从纸面走上了网络,微博人人和豆瓣,与此同时,我发现大家也和我一样,开始在微博上抱怨自己的人生,抱怨自己生活,抱怨自己工作不顺,抱怨自己上司是个奇葩,抱怨自己男女朋友是个二逼……

不知到了何时,微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有魔力的,几乎所有人都把它挂在嘴边标榜自己对生活的憧憬,对现状的吐槽。

前段时间,我为一个叫做“中国梦想日”的活动在街边采访,当我问到对方有什么梦想时,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是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当我第二个问题问出:“你为你的这个梦想做了什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只有呵呵了。其实,与其说是他们的梦想,不如说是他们想撒野而不得的一种无奈吧。

前天,我的朋友圈里一个姑娘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难看出,花一个周末的时间和闺蜜一起去了一趟凤凰让她是多么的兴奋,看得出那种久而不得发泄的畅快,这是一场属于她的撒野。

我的朋友D姑娘,她没有那些惊天动地的一个人徒步西藏,穿越东南亚之类的举动,但她很实在的走了不少地方。一年给自己定下两个旅游的目标,一个需要一周时间的旅行,一个三天就能来回的地方,偶尔兴起从长沙跑到江西的武功山去爬山,或者是去澳门来个自拍,时不时的找个漂亮的地方散散步,逛一逛,拍拍照。和她聊天的时候从来没有听她说过所谓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她却不动声色的去各种自己想去的地方撒撒野,跟我分享拍照的心得,聊聊自己的生活感受。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在感叹自己的生活压力,都在呐喊着需要解放自己,我想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在内心嘶吼着,都更多的时候迫于现实我们却只能把到了嘴边的那句Fuck咽回肚里,然后继续无奈的事与愿违。

我不知道大家有不有这样一种感慨,尤其是和你一起长大的一帮朋友,当隔了许久再聚在一起的时候,酒过三巡,少了没心没肺的玩笑,多了自己境遇的倾诉。这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过渡,是一种时间的雕琢,从理想到现实,从青涩到成熟,一点一点变得越来越世故。觥筹交错里映着愈来愈有棱角的面庞,眼神的交织间伴随 着愈来愈有内涵的微笑,我们就在这样的一次次重聚的餐桌上成长着,偶尔的唇耳间的低诉是曾经发生的一幕幕,一个轻轻地点头或摇头定义了年少的经历。

我们需要撒野,需要自己的内心的一种解放,于是我们吐槽自己,我们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羡慕老外的gap year,于是不少人从去西藏朝圣到渴望去丽江开酒吧再转变到清迈去找回自己,只是,很多人真的去了不少地方,除了换回几个G的照片,并未得到所谓灵魂的洗涤。至于原因,是因为自己长时间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之下习惯了那种殚精竭虑,只为目的只求完成的思维模式,平常的生活里早就没有心思去感受身边的美。

撒野是不要那么多顾忌的,你需要的是放下一切感受那撒野的过程,重要的不是旅行的目的地而是旅行的沿途风景。套用一句老话来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在你的上班路上看看初升的太阳,看看迎着朝阳的孩子脸上的笑容,下班路上感受下夕阳留下的天边的一抹红,留意下小区里的花是否开了,关心一下你身边的小细节,学会放下工作放下压力去感受,像个孩子一样好奇你周边的一切,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有趣,像个孩子一样去撒野,玩得满身是泥回来也无所谓,你还端着干啥?放下你大人般的矜持,想想你儿时的梦想是那么多彩,再看看现在的你,不会撒野不会做白日梦的你是多么的不健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