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提到了看客一词,让我们看到了一直以来人们发自本能的“看热闹”的心理。但谁又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时候我们多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看客,而不是故事的主角。
作为一个00后,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安逸的生活环境总会让我对未来抱有美好而辉煌的幻想。但当我渐渐长大才发现,这个世界的许多微笑面孔只是伪装。当它摘下温柔的面具,你才知道你上当了,但你又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去让这个世界重新带上它那诱惑人的面具。
小学的我每天会想赶紧放学回家玩;初中的我会期待着赶快放假,每天都有着自己的放假倒计时;高中的我开始期待着未来上大学的自己,“考上大学,你以后就不用愁了”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夸大其词。当我真正步入大学,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只是刚刚完成了走进这个社会的账号注册,游戏才刚刚开始。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总会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小心翼翼又会让我错失很多和别人共同竞争的机会。我害怕我走错一步,会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就像是一束光透过薄纱,你期待的是它能带给你光亮和温暖,但可能它会让你看见你不愿看到的藏在阴影里的不堪。我渐渐地不知道我想去哪里,不知道我会走往哪里,时间把我推着往前走。我没法让时间停下来,这场时间的马拉松,在枪响前的那一刻已经没有机会让你选择放弃,你只能在人海中被推向前。看着赛道边热情呐喊的观众,我是多希望我有只是站在警戒线外的观众,而不是无法选择的选手。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时常对生活抱有质疑。准确的说,是渐渐地对自己的过去有些嗤之以鼻,经常感慨(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说感慨可能有些不合时宜)要是能像游戏里一样重新开始该有多好。可谁又能真正放得下现在的自己呢。
有时候我们总喜欢说:要做人生的主角。但主角的片酬和我们的演技开始不成正比,面对观众的吐槽,惨淡的票房,我们真的笑得出来嘛。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但是有的人天生是最佳配角,而不是主角。而我却更像一个天生的观众,看见影视剧里出彩的演技,我会拍手叫绝。面对无聊、尴尬的剧情也会打哈欠。
看客一词在今天可能会被赋予更多的负面含义。可当面对这个让我无力的世界,做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可能是我无奈而又庆幸的选择。这像是一种妥协,向这个世界退让。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没有人可以单纯地做一个看客,也许在电影里面你是大佬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弟,看着大哥从风光无限到平凡落魄。可你同样在屏幕前的人眼里,总有一个上帝视角的人无时无刻在看着你,可你察觉不到。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某一刻想要逃离这个世界,请你打开一部你喜欢的电影,去静静地感受、聆听别人的故事,做一个合格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