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过了35+,就感觉时间一年比一年过得快,这是因为时间对我而言一年比一年重要。这两年历经了“方向困惑—-重新选择---勇于挑战---重塑自我---正确做事”,这个经历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就是想做一些有意思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事,想一想似乎不错,试一下发现可行,于是就从结果往回推理,理出一条清楚的逻辑链,最后才定下来方向。这个方向背后还必须有正确的逻辑链支撑,必须分析市场环境,制定阶段性目标,一路推理一路摸索才会产生实施方案。
决心做短视频,并基于本身对于摄像还有一点肤浅的认知,我认为选择OSMO(它是手持设备,成本低且易操作)作为外拍的主要器材、围绕每个路线或者活动提前写好脚本,再使用单反满足个别特别的拍摄要求是可以实现的。作为门外汉,我还是先后找了一些摄像老师沟通和请教,一开始找的都是电视台的资深摄影师或有多年大制作经验的前辈交流,但事后发现哪怕是有丰富肩扛摄像机技巧的资深摄影师也并不适合,他们对于事前解释的拍摄目标,拍摄要求也不是很理解的样子,单单把过去的工作习惯带了过来,急着给我看他们拍得多牛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位资深摄影朋友,他能听懂我的需求,但即便如此,他自己也跟我建议说,你需要找一些更年轻的摄影师,风格更灵活,更容易摸索新的套路,而不会被经验困住。然后我试着去找成本更低的年轻摄影师真的就顺畅很多,很容易理解我的出发点是什么,一起来设计镜头语言。在技巧方面年轻人肯定比不了资深摄影师,然而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站在需求角度的镜头语言更契合拍摄定位。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和深入了解,我发现越是年纪稍大以及越是对传统视频经验丰富的,都不容易理解互联网短视频想做什么。往往是他们听我讲完,飞快地用已有的经验套上去理解,而我做的其实是一个轻成本接地气的东西,我看见他们的眼睛转来转去,想了一会儿,一开口,和我介绍的项目需求完全不搭。
相反,年轻人一下子就能get到我的点,其实并非是我找到的年青人更聪明,而是他们能没有负担地去理解新的概念,这种情况下,专业电视台的资历反倒成了负担。可以肯定的说,几乎没见过几个35岁+的人能柔软地去适应新环境。他们或许很强,却停留在舒适的旧世界里,依赖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来作判断,而不是先搞清楚新环境是什么状况,再去作出柔软的学习与适应。
这未必是缺点,因为人人皆是如此。
当然,这也是缺点。
过去的成就成了他们脚下的沼泽。
可能有人会说,只不过是你遇到的35岁+不够优秀罢了。我笑笑,知道他的意思是“我以后才不会跟那些人一样呢。”然而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我见过的高人也不少,在专业经验内他们资深又强悍,就是很难跨出经验范围,进入新崭崭的领域。“资深”反而让他们变得僵硬和迟缓。
那么,姿势僵硬和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或许从35岁开始,“下行的学习能力”与“不断积累的经验”此消彼长,到达了某一个阈值,从此你更依赖经验带来的成就感,而不是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渐渐变成一个活在旧世界里的人。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对绝大多数人只是一句动听的格言。因为你不甘于Foolish,急于证明自己的优秀。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会想我不是35+吗?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其实我对自己“柔软的适应能力”一直都比较自负,即便没能理解新的环境,也会知道自己的局限,不至于盲目自信,性格始然我对新领域总是保持敬畏与好奇。
我想组建一个小而美的团队,不要死板的大公司文化,一段时间过了,我发现不用刻意去营造和纠结什么是最好的文化氛围,如果应聘者是冲着我、冲着成事的动机来的,即使没有高薪,仅工作的乐趣就能驱动工作。而应聘者如果是冲着待遇和公司背景来的,吸引点不同,吸引来的人自然也不同,所以需要因时因地制宜,我只需要让大家知道只要有能力并能为团队所用,压根不存在“怀才不遇”这种事情,所谓怀才不遇,一是自认为有才,其实你没有;二是没有跳槽的勇气与选择工作的眼光;三是把基本素质当作才华,把不能付诸行动的向往当作热情;四是缺乏耐心。
在接下来的2-3年里,我想大家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但并非时时刻刻平等。就这件事而言,我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柔软地适应新环境”。天下乌鸦一般黑,多黑几分,少黑几分,终归还是乌鸦。
人的成长中总会遇到这些事情:A·能做到的;B.很吃力能做到的;C·恐怕做不到的; D·绝对做不到的。其实是最后做到了哪些事情,才决定一年的成长度。停留在”很愉快地做到了”或者“稍微加油就做到了”这叫舒适区。挑战“很吃力做到了”或者“恐怕做不到但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做到了”才能带来高成长。
2016年已经过去,定下的目标都已实现。
2017年,清零,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