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5、16
1、 印象行动学习3、1、5、5方式落地,小组形式研讨,五个印象标签,串成一句话。
2、 印象行动学习流程:小组研讨、换组讲述、恶言发言、记录问题、回组疗伤。
3、 金句:出门吹牛、回家疗伤。
4、 金句:凡是不能摧毁我的,必将使你更强大。
5、 金句:人们往往忘了你讲的道理,而没有忘记感受。
6、 学习5要点:学习态(学习态VS评判态)、不装逼(改变课堂学生的植物人状态)、多交流(学生是坐着的老师,老师是站着学生,跟谁同学比跟谁学更重要)、重转化(深度思考、野蛮关联、刻意练习)、守纪律。
7、 行动学习的本质:跨脑学习,前提是把脑打开,解决问题,达成共识,群策群力,多分享多交流。
8、 金句:一棵树影响一棵树、一朵云影响一朵云、一个灵魂震撼一个灵魂。
9、 好氛围比好老师、好内容都重要。本质: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共建学习。每个人成为良好氛围的贡献者(集体学习)。
10、 行动学习是利用脑力激荡,不是学习术而是学习道。所谓表里如一,其中表就是工具,里是脑力激励,神经元之间的关联。(外在的改变意味着神经元的生理结构的改变。)
11、 行动学习,野蛮关联,只有你关联不上,没有用不到的地方。
12、 行动学习的灵活应用:狗找不到电线杆难道不撒尿了嘛!
13、 金句:没有流程规则的头脑风暴类似于狗吵架。
14、 用行动学习教行动学习,用五星教学教五星教学,用三驾马车教三驾马车,用建构主义教建构主义。
15、 学习的过程中,多一份心观察,不仅关心内容,也要关心过程,还要关心方法。
16、 学习的两种形式:类似于《得道》的自上而下的灌输、类似于行动学习把群众的智慧往上拉。
17、 行动学习的定义:行动学习就是利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工具将散落在不同个体脑海中的关于同一个问题的经验知识加以萃取和整合,这个萃取整合过程的结果让组织和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
18、 高谈阔论终觉远,唯有套路得人心。
19、 学生的质疑是老师进行学习的邀请函。
20、 学习16字:感理相容、内外相处、教学相长、知行相促。
21、 好的老师不是把道理讲得够,而是把感情照顾得够。
22、 维果斯基: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
23、 行动是学习的必要环节,而不是结果。知识是行动前的必要准备。
24、 再好的内容没有套路就是吹牛逼用的。
25、 你可以没有答案,但是你不能没有找套路的框架和方法。
26、 好的老师是用研讨的方式转移知识的所有权。
27、 聪明的领导都会把自己的意图转变成员工的意图。
28、 阴谋和阳谋的区别,前者发心是功利心,后者发心是慈悲心。
29、 行动学习重要的是老师引发了学生什么样的思考,行动必然带来问题,从而促进人类行动学习的本质。
30、 行动学习的过程是交替使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种思维,不断找到答案。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求多、求新颖。
31、 思维结构:感知、联想、评估、决策。
32、 欲望和风险的隐喻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课堂上是学爽还是说爽还是均衡。判断自己是在学习态还是在倾听态,当想要表现的欲望出来的时候,就容易不在倾听态。一旦欲望至深,你就处在危险境地,欲望深,风险意识就会减少。
33、 借术悟道,以道御术。
34、 规则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
35、 骨子里不迷信任何权威,所以才会成为权威。
36、 不要用鲜活的生命去捍卫死人的尿罐子(理论)。
37、 所谓的顿悟就是找到关键碎片的时刻。
38、 不管是团队共创、世界咖啡、圆桌会议、行动学习,一切行动学习工具无非就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串接。
39、 传统研讨会的缺点:一言堂和评价态,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是给大家一个节拍器,在相同的时刻用相同的思维。发散思维不评判,仅求多,在群策群力脑力激励的时候提高。让蜗牛的触觉伸得长长的。
40、 互联网时代,珍惜差异。
41、 现实行动学习的问题,多元难整合,可考虑的解决方法参考:激发学习态&建立规则意识。自我是个外套,当自我太大容易进入对他人的批判态,你不行。自我太小容易进入对自己的批判态,我不行。脱掉自我的方法:规则意识&世界咖啡进入学习态。状态是重要的保障。
42、 一个人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身份,所有的混乱感都是由于多个身份造成的。仪式感有助于脱掉身份感、紧张感脱掉。
43、 有规则的研讨解决了不想说话和没机会说话等无规则研讨问题。
44、 金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碎片,并努力积累这些碎片之间的关联性,而不是只关注某个碎片(维斯林 福尔哈德)。
45、 如果积累了大量的微小联系,就要设法对它们进行重组,一旦找到至关重要的碎片,就可以把其他相关的碎片组合起来,这种填补空白的乐趣妙不可言。(杨振宁)
46、 发散:收集碎片的过程。收敛:找到规律。
47、 教授的杀手锏是技术,马云的杀手锏是经验,百度的杀手锏是内容,讲师的杀手锏是方法论。
48、 课讲有缘人,学习就是对虎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老师的知识内容和自己的经验做积极关联。
49、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常人发现的是表层联系,专家发现的是深层联系。(马克思)
50、 行动学习是碎片学习的结果,同时又是搜集碎片的过程。
51、 讲师不要做蜡烛,要学会吸星大法。
52、 提倡带着学习态的工作,干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
53、 行动学习是生活和工作的智慧,是人类前进的范式。从碎片到规律,从规律到架构的过程。
54、 行动学习区别于其他学习是掌握规律之后的塑造。
55、 行动学习是利用团队的智慧、科学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
56、 行动学习的目标:没有理解工具就已经超越工具。
57、 行动学习是一个基础框架。
58、 五星教学是有答案的行动学习。
59、 当你开始觉察自己的思维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了提升的快速通道。
60、 元认知:带着觉察心去参加和主导行动学习。
61、 学习的过程就是激活很多脑区,实现跨脑关联的过程。刻意练习是在时间上的组合,创新是在空间上的组合,即跨脑关联实现神经元的关联,即顿悟。
62、 商业模式:一个人的好点子不足以成就你,一群人的好点子的组合效应成就你。
63、 以行动学习作为一种方式的人,第一时间社会脑被激活。
64、 解决方式:读书激活了认知脑,找人帮忙激活了心脑,自己尝试激活了腹脑。
65、 行动学习:跨脑为手段解决问题的方式。
66、 解决人的问题,让心脑腹三者结合,解决团队的问题用行动学习。没有行动学习不能用的地方。只有不愿意用行动学习的人。
67、 行动学习常用五步骤:定义问题;探索可能;方案共创;实施方案;结果评估并标准化。此五步用来解决未来的问题。如果用来解决过去或者当下的问题,第二步增加分析原因,变成六步来解决问题。
68、 认知的改变:你觉得你是谁?是老板用来完成任务的工具,还是用老板的资源来学习积累创业的经验?
69、 定义问题包含了定义起点、定义终点、定义空间。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70、 金句:没有工具,只有思维。
71、 行动学习的本质:团队思维过程设计师。
72、 目的:团队的脑能量得到高质量的应用、打开思维、提升格局。
73、 行动学习催化师防止以下情况:人们还没有带来价值的时候,就被你的工具负荷打趴下了。
74、 团队列名、团队共创是行动学习的面条和米饭。
75、 行动学习如何做更有效?
第一:如何让思维过程更有序?
1) 设计时留有余地;
2) 设计与主题匹配,过程服务于研讨目标;
3) 不断在脑内进行彩排;
4) 规则在不得不用时再用。
5) 图形化:正态分布图,氛围太死,不会有好的思维过程,氛围太燥太乱,不会有好的思维过程(类传销,无个人思维的状态)
6) 金句: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第二:如何让参与人充分打开?
1) 话题:要是感兴趣的话题。
2) 场地:要舒服。
3) 主持人:关注每个人,观察所有人的蜗牛的触角和狐狸的尾巴。随时激励团队。准备随时圆场。
4) 特殊人:照顾好特殊人物。比如:大领导,比如惰性气体(每一轮世界咖啡引导辅导一些,可以考虑坐在特殊人物旁边)
5) 图形化:正态分布图,学习状态曲线图,惰性气体不在学习态,一般不是认为自己不行,就是认为方法和培训不行。(成功的关键在棋子上)
第三:如何让大家高质量的关联?
1) 好点子抱团闯江湖。点子的聚合效应是设计出来的,前提是人都在对应的状态下。
2) 有没有质量靠5分钟环节(桥接、叠罗汉、杂交、激发)。
3) 一开始组织的时候可以考虑安排一些课拖儿。
4) 参与者的感觉是好点子的泥头,没有好感觉不会有好点子。
5) 图形化:三浪教学,1分钟第一浪,5分钟第二浪,3分钟第三浪。1分钟求多,5分钟聚合。
第四:如何让结果有质量的落地?
领导的作用:隐喻故事,把帽子扔进院墙内。扔一点你心疼的东西。
1) 落地前先讲故事;
2) 承诺的重要性,当众承诺;
3) 落地的第一步是做减法,即5件事情,减到3件事情,再减到1件事情:5、3、1原则。选择真正让你心动的是什么?
4) 图形化:正态分布图,两端分别是外激励和内激励,多用内激励,少用外激励,中间再采用二八法则实施。
第五:如何让个体收获更大?
1) 个体的收益在过程中体现,组织的收益在结果中体现;
2) 让每个人都有被激励的感觉;
3) 激励的方式:外激励(升职、表现)、内激励(实实在在被启发,有收获,比如三浪过程)
4) 图形化:微笑曲线,U型曲线;九宫格(参与度和贡献度图表)。
76、 世界咖啡案例流程:三轮以上世界咖啡,每轮3、1、5、3,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实现开启和结束仪式(1、2、3、4、5、6、7我们一起喝咖啡)。第一轮和第二轮世界咖啡组长留在组内,组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第三轮世界咖啡,组员回到组内继续讨论自己小组的议题。组长需要跟团队成员介绍上一轮的讨论情况。
77、 行动学习,设计占一半,需要不断在脑内进行彩排,思维的流程保障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点上停留足够的时间。
78、 设计要点:使用行动学习,先看象限。规则在不得不用的时候再用;控场在卡住的情况下控场;研讨的质量与规则的使用频度成反比;情绪是特别需要保护的部分。
79、 企业中遇到的事情:例行的事情、例外的事情。
80、 病构问题都是解决的例外的事情。
81、 感知、联想、评估、决策是方法论的方法论,是没有招的情况下的解决方案。方法论的祖奶奶。
82、 感知、决策属于自动反应,是动物脑喜欢的;感知、联想、评估、决策变成感知、联想、决策需要复盘反思、经验萃取;感知、联想、决策变成感知、决策需要刻意练习。
83、 大家都知道世界是变化的,但是我们人类总是期待朝着我们预期的改变。
84、 头脑风暴:
1) 时间3、1、5、3;
2) 一般时间为45分钟-90分钟;极限是两个小时;不能蛮干,超过2个小时不宜。
3) 一个番茄是25分钟;一般是2-3个番茄;
4) 脑科学的研究显示一个发散收敛的单元需要30分钟。
5) 人数6-8人,短时记忆5-9范围,考虑到课堂机智教学的内存管理方式以及有人打酱油的情况,6-8个人;
6) 头脑风暴目的:求多、杂交、求好。
85、 团队共创(小组内称为团队列名),团队间是团队共创,亲和图:
1) 3、1、5、3
2) 即时贴
3) 小组内
4) 小组间
5) 变种:风暴两个好问题,你们说我来写+波浪线,团队共创。
86、 ORID:客观事实(O)、情绪感受(R)、价值意义(I)、决定行动(D)。
1) ORID对应于感知、联想、评估、决策。
2) ORID适合解决人的问题;
3) 我们经常把我的观点当成事实,工具把事实与感受分开。
4) 改造后的ORID,O可以是一个3、1、5、3,R可以是一个3、1、5、3,ID合起来是一个3、1、5、3.
87、 六顶思考帽:
1) 应用场景:争议很大、互相损耗
2) 戴帽子话术:没有完美的商业设计,跨脑能量,假如五年后公司倒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88、 鱼缸会议:
1) 起源:老板们坐在一桌,投资人讨论议题;
2) 征集议题、选举议题;
3) 先介绍情况,事实和感受;
4) 水对鱼进行采访;
5) 鱼重新定义自己的议题;
6) 继续给出建议;
7) 讲收获;
8) 其他人收获;
9) 适合一群人对一个人进行教练;人和事都可以。
89、 开放空间:
1) 起源:发起人进行会议效果调查的时候茶歇成了最好的环节,发起人进行非洲旅游期间,看到了篝火旁边,半圆形体育场上,人们热闹地进行议题讨论;
2) 结合:茶歇+论坛;
3) 类似于酒店吃自助餐,投资人+板砖;
4) 适合: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