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政策宽松,利好众多。自由生产劳动,在乡村发展多种经营。愿种什么,就植什么。爱养什么,就殖什么。身兼多能的“斜扛农民”较多,种地、打工几不误。收获再多,也全归自己,任何单位及个人都无权索取你的利益。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跟别人的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甚至比别人还优越,但是日子过得较困难,也没有幸福感呢?
一、家不团结,扯皮拉筋。
家庭团结和睦,不富也不会穷。有的家庭小吵不断,大吵常犯,心灵不安,必有隐患。内耗伤害太大。弄得全家鸡犬不宁,无心治家理财。
二、欲望过高,跟风滥操。
成天想投机取巧发财,晃荡不定,跟风急躁。卖彩票、炒股票、投高息、拉传销……胡滥傻搞,麻烦不少。结果自身难保。
三、奢求浪费,有去无回。
不按自家收入合理办事,大手大脚。仅花在美容、打扮就超支了,还要天天上馆子,打麻将。越透支越赌气,结果疲劳不已
四、好讲义气,多情多义。
人家借钱就给,别人逢喜就到,打肿脸充胖子。结果肉包子打狗,舍财反被咬,留下无限须恼。“好人好报”成为幻想。
五、不重信息,难于出新。
当代社会,信息带来价值。不重视信息更新,就会默守陈规。凭老经验种田,己无出路。农村广阔天地,行行有新艺。不知识更新,就会落后于人
六、不善求人,弯路慢行。
老是固执“人不求人一样大”。明明可以一拨即通的事,请教别人一句,获得一巧受益,就是不愿意。人家的红薯一个几斤,自己的红苕长成细根……
七、缺乏毅力,无心坚持。
干什么事急于求成,受点挫折就打退堂股。开发一项新品种,无心坚持。人家养龙虾赚了钱,自己养龙虾亏了本。别人种植果树能发财,自己种果树枯成材……一切失败源于无志气与持之以恒。
八、杀鸡取卵,懒得转换。
农村农业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不立下一二项基础业,保本扩大再生产,滚利发展,是难有起色的。不根据市场需求抓机遇,勤于“人无我有,人有我转,人转我新,人新我精”的理念,就难以分得市场红利份额。
九、不惜时间,好玩无度。
有的人很聪明,但不珍惜时间,好玩无度。他们不深刻认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的道理。比如有的人“偷工干正活,正工去玩耍”;“今天就算了,等明天再说”,结果误事多多。
十、有才弄钱,守不住财。
有的人有能力、有技术争钱,但守不住钱袋。没把钱用在刀刃上,没让“钱生钱”。还有的人是“三光簇”,吃光、喝光、花光,还自认为“想得穿,划得来”。
总之,现在的农村人,只要能克服上述现象,只要勤劳正派,不愁福不来!(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