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个寒暑轮回,在历史虽只是一瞬,对我,却是迄今为止的全部。如今,虽远未及事业有成,却也工作稳定、家庭和睦、生活妥帖。在老家街坊四邻的眼里,即便不是多么优秀,也勉强算得“别人家的孩子”。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途中的陪伴与帮扶,总离不开她们——我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们!
生在华北平原,长在乡下农村,学龄前阶段,父亲因工作不常在家,生产队不分春秋冬夏的劳作挤占了母亲绝大部分的时间,虽有哥姐,少有印象,陪我成长的便只有奶奶一个:集市上两毛钱的葵花子儿、亲戚家隔壁的照相馆、供堂里三两个桔子苹果、老太太们手里的长条纸牌等等,占据了儿时记忆的全部。
因为奶奶的陪伴,饿了可以吃、渴了有得喝、困了可以睡,不至于烈日炎炎四处找妈、不至于安全防范被锁在家,不至于数九寒天冻了手脚、不至于破衣烂衫无人照料。
及至到了高中和大学,奶奶还常在既有的学杂费之外帮衬三块、五块——九零年前后,这样的数目,即是很多孩子眼里心里热切的渴望。每当此时,奶奶便开玩笑说:等你挣了钱,我也不多要,每个月给五十块钱就行了。说完还要加一句:谁知道等到等不到吆?
参加工作以后,每年回家给母放下点儿钱的同时,总不忘给奶奶一份,具体数目已记不清,但多多少少都是我们的心意和奶奶的欢喜。
因为家里吃饭的人多(奶奶、母亲和我们姐弟四个),挣工分的人少(包产到户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仍是母亲一个人干农活),印象里的母亲便从没停歇过。常记得在家里的土炕上,睡觉之前母亲在纳鞋底儿,睁开眼时母亲在缝鞋帮儿……
常常怀疑:母亲晚上到底有没有休息?
母亲上过小学,所以,小学时母亲便成了我的作文老师——母亲一边纺线一边想词儿,我的作业变成了笔记。记录,也是学习的过程。
偶有闲暇,也会缠着母亲讲故事。
她便问:长的短的?
短的。
村东头到西头,呜~呜……
长的?
南京到北京,呜~呜……
读了初中,我便开始给母亲讲故事了:小红帽、大灰狼、灰姑娘……
高中二年级,我17岁,母亲44岁,一次从学校放假回家(高中住校,半月一休),进家门时,母亲正在院子里扫地,低着头,我突然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
我问:娘,你怎么突然有了很多白头发?
母亲:早就有了,以前你没注意。
我没有再问,但一直觉得可能是有什么事儿让母亲的头发白了。
与很多农村妇女相比,母亲是一个晓事理的人:不说闲话,从不大吵大闹,会讲道理,能倾听别人讲话,不惹人烦......一家姐弟四个加上父母总共六个人里,能够称得上朋友的,也只有母亲了。
如今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其实就是给母亲打电话,虽然打得是父亲的号码,牵挂更多的,却是母亲……
二姐比我大三岁,我上小学后,记忆里的相处便多了。
一起去砍草,大热的天,一人多高的玉米杆,叶子能把人裸露的胳膊腿割出血来,不时有毛茸茸的大青虫子趴在头发上、衣服上、掉进衣服里,夹杂着玉米须以及玉米须玉米穗上虫蛀出来的黄的、绿的黏糊糊的颗粒物,心情着实焦躁郁闷。于是,我俩便有了分工:她负责砍草放堆儿,我负责拎着筐在后面捡堆儿。偶尔捡到别人漏捡的草堆儿(一小把儿),便有了大半天的欢喜。
二姐人缘好朋友多,经常能借到书,尤其是我们村一个老教师家里有很多的书,而这个老师的孩子却不怎么喜欢我。借回家的书,她很少看,基本都是我一个人看。每次借来老师家的书,她都神秘兮兮且不乏得意的告诉我:人家说了,只能你自己看,不能给你弟弟那个“大尖头”(吝啬的人)看。说完,便会把书给我(不晓得她的朋友知道了会作何感想)。也因此,我在读高中之前就看完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很多古典名著(智力所及,大多并没看懂)。
我读高中时,二姐辍学在家,及至挣到一些辛苦钱,便担负起我全部的学杂费。走到今天,有她的爱与辛劳。
妻,高中同班、大学同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半真半假,呵呵呵。
高中时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曾考过全班第一名),这还在其次。关键是:长发飘飘像电视里的广告明星、水汪汪的眼睛里透着一股脑的灵气儿、还没开口说话已绯红了的脸蛋儿、丰臀细腰走起路来能把人的眼睛晃散了光……
从谈恋爱开始,就一直在感受她的照顾与包容。
大学时,妻的体育好,几乎每个学期都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并拿到名次,她的奖品——枕巾、毛巾,全部成了我的生活用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用的费、她用的省。也确实,她大学用了四年的枕巾比我用一个学期的看着还新、还干净整洁。
至今记得,有一次在到学校食堂打饭的路上我发脾气,把手里的饭盆儿赌气扔在地上,圆圆的盆盖儿顺着马路滚动着跑远,她默不作声地追上盆盖儿、捡回饭盆儿......
处的久了才知道,她的优点远不止这些。还有:勤快、善良、理性、幽默、含蓄……
仍然记得,还是学生时,看到街头的流浪汉,她总忍不住掏出几毛钱,说:看着怪可怜的,不给点钱,我心里一直会不舒服;仍然记得,她一边念着“遥看瀑布望前川”一边低头拧腰跨步前行,用身体描述“往前蹿”时的可爱;仍然记得,在我因我俩的矛盾而不管不顾的时候,她默默地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仍然记得,每一个周末的清晨饭菜上桌之后她招呼我们起床时的温馨......
曾经的一个同事说,找到妻,可能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我说:一个老婆半个妈。
她说:不带这样压担子的!
其实,我只是在描述。
有了女儿之后,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问题:缺乏耐心、情绪化……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很多人自己还没长大就生孩子,有了孩子却不能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读这句话时就感觉是在描述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教女儿骑童车时(大概五、六岁)表现出的不耐烦,在小区内的马路上不断地喊叫训斥。对于一个孩子,很多时候,我是在用对待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她学习和处理问题时的问题,一直觉得她应该是我认为的那个样子。其实,作为已经四十多岁的自己,我一直也没有成为父母眼中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且,永远不会成为他们曾经认为我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而我,却不自知。
孩子眼里心里的我,可能更接近真实的我。至少,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是这样。母亲常说:你们家有两个孩子(女儿和我),这句话,也成了女儿取笑我的口头禅。
陪女儿一起玩耍,辅导功课、陪她补课、接送上学、游泳打球,学着为人父母、不断培养耐心。女儿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我自己的成长……
奶奶、母亲、二姐、妻、女儿——她们,是我一路走来的伙伴、路途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