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杂志2022年02期目录
方言一词最早出自汉代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
视点丨方言,正在消失(物道君)
已故的歌手赵英俊,在2016年创作一首《方的言》,歌词写道: 吃饭你家乡怎么念, 学得地道我就与那儿有关。 再斟满不觉已天色将晚, 挥挥手就当万语千言。 一首以方言抒发乡情的歌曲,就这样流行开来。民以食为天,欲知家乡何处,问声吃饭招呼便知。...
视点丨遗忘的方言,老去的故乡(半佛仙人)
1 “如果你从未认识过一个西北人,你的人生多多少少有点不完整。”跟我说这话的人是甘肃定西人,我大学的homie老张,他说他们那个地方是兰州的锁钥,甘肃的斯大林格勒,整个西北的梵蒂冈。 那时我才刚上大学,什么都不懂,对大西北的印象只有窑洞。 ...
我开始回忆,口音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个我会注意到的事情?或许是在我离开家乡去西安上大学时,或许更早。 我出生和成长在河北省承德市,直到17岁时我离开家乡上大学,从此成了家乡的过客。和所有人一样,即使离开了家乡,但我永远都带着一样家乡留给...
视点丨汉语言文字改革,一部民族自强史(吴尚蔚)
对今日的多数人而言,学习汉字、拼音、普通话,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大体上奠定今日之格局的,正是“国语运动”。 我们可能会惊讶于这个运动中那些极为激进的主张,例如废除汉字。我们可能会觉得意外:一些我们在今日越来越多地思考的问题,例如普通话推广与...
视点丨一个小县城的方言,为什么成了13亿人使用的普通话?(盛博 朗博)
要说普通话最标准的,莫过于《新闻联播》里每天出镜的播音员了。谁想说好一口能和他们相媲美的普通话,不下足功夫是不行的。然而,你怎么也想不到,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小乡村,普通话就是当地的方言。 也就是说,这里的老人小孩,不用后天刻意学习就个个能说普...
视点丨粤语算不算一门独立的语言?(刘派)
2007年,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条“粤语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的消息。当2010年,广州电视台的广播有了“普粤之争”时,这条消息开始越传越广。支持用粤语的人称,粤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不算方言,所以当然不能让位给普通话。 但很多人也表示不服。既...
视点丨英语里的方言(刘展雄)
除了外貌和穿着打扮之外,最能“暴露”一个人背景的莫过于口音。你开口之后,你的故乡、你的家庭情况,甚至你的性格,都可能被人迅速地捕捉到。当“阶层”和“口音”被绑定在一起的时候,也难怪人们那么执着于标准的“字正腔圆”。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鄙视...
视点丨北大教授与“学渣”女儿(丁延庆 张雅丽)
艰难战斗 去年10月7日,在海淀公园,我第一次参加女儿的班级活动。在那场活动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大意了。那天活动结束后,我跟几个家长讨论中发现,他们普遍说,自己孩子的英文词汇量已经达到上千个。我心想,这差距太大了,这相当于中学水平啊。 当...
视点丨大学里的孤独(陈谌)
朋友W前段時间恋爱了,大家少不了要去隨便八卦一下以显兄弟间的关心。不消几天,一切如初。可如初的只是我们,可不包括W君。我先是发现W君每次和他女朋友通电话总会跑到我们寝室,单纯的我开始还以为是我们寝室信号比较好,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和女朋友通电...
视点丨只是一节语文课,怎么把我听哭了(夜市小霸王)
UP主@高盛元在B站发布的许多视频,刚好是一节课的时间。 视频中的镜头,直接对准了高中课堂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他的唐诗赏析就开始了。 《题都城南庄》,是崔护到长安南庄故地重游写下的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
文艺丨戒烟(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我戒烟已有些时日了:272天。我以为现在自己已经慢慢习惯了,饥渴渐渐退却,不再会觉得坐立不安,好像被截去了肢体的某一部分。其实不然,事实是,我没有一刻不觉得空落落的,没有一刻不觉得自己好像被剥离出那个完整的自我。只不过我现在习惯了这种感觉,...
文艺丨墓碑后面的字(鲍尔吉-原野)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筋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
文艺丨深目如愁(张宗子)
大约从汉朝开始,直到唐代,诗文里头,“愁胡”二字经常出现。字典上解释说:胡人深目,状似悲愁。最早出自东汉辞赋家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俨雅跽而相对。……状若悲愁于危处,憯颦蹙而含悴。”晋人孙楚在《鹰赋》里把这个意思缩为一个...
文艺丨洗热水澡(莫言)
当兵之前,我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从没洗过一次热水澡。那时候我们洗澡是到河里去。我家的房后有一条胶河,每到盛夏季节,河中水势滔滔,坐在炕上便能看到河中的流水。回忆中那时候的夏天比现在热得多,吃罢午饭,总是满身大汗。什么也顾不上,扔下饭碗便飞快...
文艺丨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李恒滨)
陶器的出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描绘其上的绘画更是奇妙无比。在原始时代众多彩陶中,分别有大汶口彩陶、红山彩陶、河姆渡彩陶等几个大类,其中以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 鹳鱼石斧图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绘画作品,画在一个近五十厘米高...
文艺丨不一样的空间(王安忆)
生活中的缺陷使我情愿與生活保持距离,远一点,书本就提供了这个机会。它们和我的生活可能没有一点相似,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有联系。总的来说,我就是特别需要一个和我实际生活的世界不一样的空间。我不是要藏身其中,而是要通过它让我对自己现实的遭遇有抵抗...
文艺丨庄重与自信的事(李娟)
卡西着实梳洗打扮了一番。有些松散的頭发梳得光溜溜的,皮鞋也擦了一遍。然后出门迅速消失在远处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间。 可不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非常文静体面的长辫子姑娘。对我说,爷爷要我也过去。 我立刻紧张起来,赶紧擦一把脸跟着走了。...
文艺丨四等马与四等人(星云大师)
曾经,佛陀遇到一群养马人,养马人告诉佛陀:“世间有四种马:上等马,能与御者心意相应,只要揚起马鞭,就会风驰电掣地向前跑;二等马,只要吆喝一声,就知道要加快脚步奔驰;三等马,必须御者鞭策,才能惊觉快行;四等马非常驽钝,即使狠狠抽打,也不肯快行...
文艺丨知味(钱穆)
人活着要吃,不吃就不能保持生命,但这是物质人生,属于身体所需要,从动物到人类都如此。要求吃饱,事很简单,但要吃得知味,便转移到情感,转移到心灵人生方面来。 《中庸》上说:“人鲜不饮食,鲜能知味。” 知味有多少阶层,人与人不同。高级的人,才懂...
文艺丨我心孤独(余秀华)
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色,有人喜欢把自己看成导演,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野心。我一直尽力配合命运,演好自己的这个丑角,哭笑尽兴。该活着的时候活着,该死的时候去死,没有顾忌。只是现在,命运的错位里,聚光灯打在了我身上,我能如何?我本来就是这个角色,本真...
文艺丨蚕(日本 志村福美)
“蚕专心致志地吐出白色丝线做成茧,化为蛹,再变成飞蛾离开,你知道它们是如何从茧壳中飞升的吗?你或许会以为,它们当然要咬破蚕茧开一个洞,再从里面飞出来。 “其实不然。蚕会从口中一点点吐出一种含碱的液体,将蚕茧的内壁溶开一个孔洞,再破茧而出。若...
文艺丨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徐志摩)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脱下夹袍,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天上星斗的消息,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
文艺丨无声的交流(子沫)
朋友从意大利带回一个摩卡壶,说每天都要在家煮咖啡。我很奇怪,她从不喝咖啡,而且她丈夫胃病很严重,根本不能喝咖啡。她笑笑说:“我丈夫在国外待过几年,非常喜欢咖啡,每天都喝,现在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再喝了,但我知道他喜欢,所以每天煮一小壶,让他闻闻...
文艺丨把一个东西做好(蒋勋)
我经常跟朋友说,“吃到饱”绝对不合乎生活美学,应该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致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饱”作为食物的唯一目的。 我提过对新竹最深的记忆是城隍庙,因为那边的米粉和贡丸,我在别的地方都吃不到。看来简单的米粉,你会体认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處...
文艺丨一次次倒空,又不断充以新生命(印度 泰戈尔)
你已使我綿延无尽,这样做是你的快乐。这易碎的陶杯,你一次次倒空,又不断充以新的生命。 这小小的芦笛,你携带着它翻越山谷,用它吹奏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神圣的爱抚下,我小小的心迷失在无边的喜悦中,发出难以言表的词调。 你无穷的赐予只注入我小小...
文艺丨生趣与生机(朱光潜)
須有生趣才能有生机。 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 诸葛武侯所谓“宁静以致远”就包含生趣和生机两个要素在内,宁静才能有丰富的生趣和生机,而没有充分休息做优游涵泳的功夫的人们决难宁静。世间有许多过于苦的人,满身是...
文艺丨哲学始终是科学加诗(李泽厚)
哲學始终是科学加诗。它有科学的方面和内容,既有对客观现实(自然、社会)的根本倾向做概括领悟的方面,但并非某种科学的经验论证;同时它也有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人们的主观意向、欲求、情致的方面,其中包含有某种朦胧的、暂时还不能被科学所把握所规定的...
文艺丨她那样走过生活(不良生)
腦海中浮现出母亲走路的姿势。 这么多年来,她习惯的走路的样子,都是低着头,一只手垂放着,另一只手从小腹前面伸过去挽着这只手臂,双肩略微有一点儿摇摇晃晃地走着。 有一次与母亲散步,我“挑剔”母亲走路的姿势太不自信了。她问:“那该怎么走呀?”我...
活法丨父子关系解冻的那一刻(石润乔)
做一个父亲,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书里、屏幕上以及别人口中的理想父亲之外,更为常见的是另一种父亲。他们显得有些笨拙,不知怎么就失去了孩子的心,而孩子也不知为何离家越来越远。 倘若爱一直存在,暂时的误解终将被解开,曾经的伤口终将愈合。或许,这...
活法丨肤浅的娱乐(苗炜)
“蘭博基尼!” 有个孩子大叫了一声,从我身后跑过去。他奔向一辆蓝色的电动玩具车,那辆车的造型的确是兰博基尼跑车,屁股后面也贴着招牌。想当年,我是在意大利的某个城市里第一次见到兰博基尼,不认识是什么车,懵懵懂懂地拼读着那个陌生的名字。现在,小...
活法丨友谊(简唯)
回憶我的高中三年,同桌于卉是一个没法绕过去的人。 我们是在高一上学期的期中成为同桌的。于卉成绩很好,考过几次班级第一,我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为了带动我的学习,老师安排于卉坐在了我身边。这个新同桌出现在我面前时,就像从电视里走出来的一样,...
通识丨男子化妆极简史(山音)
想知道怎么变着法儿地夸人好看,最好去问问魏晋那帮人,他们可太会了。 比如他们夸一个美人,夸面容:“面如凝脂,眼如点漆”;夸身材:“濯濯如春月柳”;夸气度:“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夸神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夸两个美人站在一块儿赏心悦目:...
通识丨鲁迅长孙怎么可以不会写作文(贝小戒)
1919年,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长者应该解放自己的子女和后人,“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然而,他却给孙子带来不少烦恼。 他的长孙周令飞说:“中学毕业...
通识丨乾隆为何宽恕了他(甬说)
中国史学家顾颉刚说:“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但是在文字狱最为巅峰的乾隆时期,竟然有一位七十岁大臣因为在狱中吃断头饭的时候吃了两块肉喝了三杯酒就被释放了,这究竟是乾隆皇帝起了恻隐之心还...
通识丨动脑筋其实是在休息(袁越)
成年人的大脑重量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却消耗了20%的能量。可见,动脑筋是很费劲的。 人们都喜欢把计算机叫做电脑,但是,如果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讲,这个比喻是不准确的。电脑关机的时候不耗电,人脑在休息的时候却仍然要消耗能量。于是,又有人把人脑比...
专栏丨拿起笔前你需要知道什么(时潇含)
拿著笔这么些年,写下了几百万字和三本书之后,我不敢说对写作有什么真知灼见,但是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多少总结出了些对我而言可以遵循的原则,顺着这些小径走进文字的丛林,能不能会当凌绝顶不好说,但至少不会晕头转向,缘木求鱼。 首先,最显而易见,却...
专栏丨叫你爸吃饭(瑞秋)
最早知道冷戰的概念,不是历史书上的美苏冷战,而是来自父母间的每一次演练。 从小到大,他们鲜少爆吵,却也难得亲密。更多时候,是我妈略带下垂的脸色,和我爸强压的怒火。沉默,是他们的武器,旷日持久地帮他们掩着囿于婚姻围城的疲倦,也提供了让他们在单...
专栏丨我的河南奶奶(巴陇锋)
我儿时奶奶就没了,几十年过去,关于她老人家的记忆越来越稀薄,须使劲儿打捞、加以想象,方可寻得些蛛丝马迹。 奶奶是河南人,个头不低,廋,小脚,走路晃晃悠悠,出远门时骑一头黑毛驴,像一面墙从村头消失,走进无边的传说中去;她常年一身老黑布衣服,头...
专栏丨一只猫(月仔)
那天晚上快十点,丈夫还是决定要去楼下跑几圈。整个白天一直在落雨,淅淅沥沥,忽大忽小,伴着呼呜的大风,气温也降了许多,有点凉意。天气变化的反常和迅疾令人措手不及,我感到非常烦躁,犹豫着要不要把凉席撤下来铺上床单。按照往年的经验,广州总要到11...
(源自龙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