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四周岁到五周岁的需要
孩子从三周岁开始与重要他人完成心理分离,孩子在完成心理分离后,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他开始有了自我,在四周岁到五周岁期间,孩子会去想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我可以去做的,他也会很自然地去跟其他小孩竞争。这时,来自重要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能让孩子知道如何看待自己。而在此期间,爸爸的作用要比妈妈大,孩子在0到3周岁的时候,是需要跟妈妈要安全感,4岁后会喜欢找爸爸。爸爸对孩子的肯定赞美认同,能让孩子对自己有个良好的评价,即使在之后的人生碰到外人的戏弄嘲笑轻视,也可以做到不予理会,不被激怒,因为爸爸已经给孩子构建了一张心理上的保护网,这对孩子后面的健康快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孩子从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里能获得什么
1、人生观,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父母肯定孩子的正直、善良,则孩子这一生都会去追求这样的品质。
2、自我形象,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会让孩子更看得起自己,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好的,父母说他人品好,是有坚持的人,孩子就会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相反,如果父母否定他,即使这个孩子真的很好,他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人,这个孩子的生活也会比较糟糕。
3、性别认同,这个需要父亲来做,如父亲告诉自己的孩子,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好儿子,那这个孩子会喜欢自己生为男性的角色。
三、父母如何做到肯定赞美认同
首先,肯定赞美认同必须是当下的。比如你看到你的孩子给他奶奶削了个苹果,你看到了心里很感动,你跟他说孩子你真孝顺,奶奶会很开心的。这就是当下的肯定。如果你对孩子说我相信你将来肯定能考出好成绩,这个就不是当下的肯定,这是期待。肯定赞美认同是要针对已做的事,最好是当下的,其次是过去,对于未来的肯定,只是期待或鼓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肯定赞美与认同。
其次,内容越具体越好。比如说孩子你很善良,这就很抽象。孩子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又让你拿药给小朋友擦,你就可以说孩子你会尽力去帮助别人,你很善良,这就具体了。
再次,关注过程,不讲结果。有一个爸爸带儿子去游乐场,儿子在爬栏杆的时候,由于手的抓力不够,爬了很多次,都没爬过去,儿子灰溜溜地过来、失望无奈地跟爸爸说,走吧。这个爸爸就跟他儿子说,孩子你今天真的很棒,孩子说我都没爬过去,怎么还棒,爸爸说,别的小孩爬不过去后只尝试了三四次就放弃了,但你尝试了二十几次,你是一个非常有意志力的孩子,孩子听后笑逐颜开。这就是讲过程不讲结果。这个孩子将来在人生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会从他童年从爸爸肯定中汲取的营养进行良好地应对。
最后,态度很重要。在肯定赞美认同孩子的时候,必须要发自内心地真正地欣赏这个孩子,去捕捉生活中孩子带给你的每一抹感动,即时地去对他进行肯定,如果只是把赞美作为推动孩子努力的工具,孩子不会感受到真正的肯定。因此,真诚的态度至关重要。
希望每一个父母在孩子需要肯定赞美认同的时期,都能给到他们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去促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