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正非,2016年7月12日
来源:任总在2016年市场年中会议上的讲话
人类社会要转变成智能社会,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阻挡,我们要看到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正面作用。我们要有战略自信,勇敢地去拥抱挑战。
第一个信心就是有机会窗,管道扩大和流量增大创造了巨大机会;
第二个信心是我们这支队伍能挑得起来。
形成这支队伍非常不容易,历经了二十八年磨难,也曾栽过跟头,也曾从泥坑里爬起来,我们犯过多少错误,才修正到今天的状况,而今天的修正是否科学?谁知道。过去的奇迹是我们这群人创造的,接下来我们还要创造更大的奇迹。
当然,今天我也会讲到一些不足,那是给大家提升成为将军之路的指引。
三、简化管理,有权、有责、受监督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产粮食。要下决心打通销售的流程线,下决心打通交付的流程线;逐步优化为客户服务、为内部管理服务的流程线。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产粮食,我们首先要简单地打通销售流程,接着简单地打通交付流程(包括供应链),让这些流程能简单、快捷地运作。我们不能为了优化流程,迟迟不打通。我们不能为了避免有一块板子可能会出现发货错误,投入巨大兵力堵在那里,层层审批合同,我宁可这个错误发生,事后追溯,也希望流程先简化。
管理是为了作战,同时要让每个节点的管理者有权、有责、被监督。很多签字人不看内容就签字,那何必要设这个节点呢?根本没必要。我们逐步优化为客户服务的流程,但是有两个主线条,一个是销售,一个是交付,必须要做到快捷解决问题;我们逐步优化为内部管理服务的流程,比如财务流程可以继续优化,但是不影响销售流程的行动。
2、要建立一支铁的纪律队伍,培养各级主官以及优秀专家,培养各级接班人。加强战略后备队伍的优良运作,在实践中选拔使用优秀人才,走向各级重要岗位。以及合理地破格提拔杰出贡献的努力人才。加强人才的流动,促进公司的组织活力、管理活力、员工活力的增长。
第一,公司可能要扩展,现在干部队伍中可能还有很多虚位以待,首先我们要把虚位以待的干部位置充实。另外要考评这个人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岗位职级是否可以临时给他。什么叫临时?就是说先把这个职级给他,如果过两年不符合岗位要求,职级要降回去。
第二,除了要培养一些高精尖专家,深刻地理解本专业之外,还要培养很多综合型专家。研发每年应该抽调2000名左右中高级干部、专家,进入到战略后备队参加作战。
作战以后,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回到研发,重新认识如何领导研发队伍;一部分人走向GTS,服务领域很复杂,故障的综合判断非常难,这部分人不是去维修设备,而是要快速判断出故障点;一部分人走向解决方案、营销、财务等领域。我们不能把刚入职的新员工直接补充到这些岗位,因为他们没有项目实践经验。
第三,干部不要选择跟人、站队的方式,这也许会掉队的。你与其把精力消耗在投机上,不如把用在机会主义方面的精力,去多种粮食,增加土地肥力,也许你也会成功的。都这么有文化了,为何要投机呢?那些业绩不好,会内部公关,人际关系挺好的人,也许常会被评A、B+,并不断升级的员工,应一同与他的主官一起末位淘汰。
我们要加强前方、后方干部的轮训,特别是艰苦地区小国。这样小国人员才知道公司现在的进步程度,他可以使用什么先进武器作战。如果把他边缘化在前线某个地方,公司都进入导弹时代了,他还拿着把“大刀”守在那里。我们要求参加战略预备队轮训是每年前25%做出贡献的人员,我们对艰苦地区、边远地区能否不按这个比例,而是给他们更多机会来充电、循环。
第四,各个领域都要进入公共洪流锻炼,研发、市场、财务、GTS……都要打通循环。财务人员一定要懂业务,被动读代码是不行的,否则不能发挥主动性,不能成长为高级干部。高级干部也要懂财务,现在公司哪个高层领导不懂财务?除了少数FELLOW、技术专家可以更深入专业研究之外,大多数人都应该循环成长,使自己综合能力提升。现在公司经营状况好,让战略预备队消耗一些利润,为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战略预备队不分资格,已经在战略预备队训练得比较好的前25%-30%的人员直接编成小组,空投到全球各个项目去,和当地团队合作作战。作战成功以后,给他一个鉴定,分配工作,他的职级由新工作岗位的代表处、地区部……给他创造机会,按责任结果赋值。
这样我们就掌握了一批生力军走向前线。在项目实践中做得好的20%-30%重新回炉,回炉人员里,可能有些不是原来的学员。
3、加强跨专业的高级综合人才的成长指引。
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有些人是专家,有些人是跨专业的综合人才……。高级干部一定要仰望星空,才能牵引公司走向未来。我们公司正在迷茫之中,我讲的迷茫是看见方向的迷茫,但是真实的迷茫呢?五年后,我们就要引领世界了,但现在居然还没有一个领袖群。领袖在走向高位前,就已经完成了当领袖的准备。
华为今天有多少人能担负起世界领袖的责任来?担负不起来,你们为什么要做到2000亿美金销售收入,为什么不降下来?而且你们降不降得下来?降不下来。你们挡不挡得住历史的车轮?也挡不住。既上不去,又挡不住,你们说华为该怎么办?我将这个题目就留给你们。
泰坦尼克号是一片欢呼声出海的,与华为今天何其相似。沿着惯性,华为还有3-5年的高速增长,3-5年后呢?百年前生产泰坦尼克号的贝尔法斯特在工业革命中,何等的繁荣呀!匹兹堡、底特律也曾是世界中心,物斗星移,换了人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华为也三十年,要想不死,就必须自我改革,激活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焕发青春活力。
当红色蔷薇含苞欲放时,没有枝叶繁茂,一枝独秀,就不会绽放成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