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正非,2015年7月30日
来源:任总在战略预备队业务汇报上的讲话
战略预备队要选拔出优秀尖子,直接跨岗位、跨领域分配去作战,项目做成功后,推荐上岗、升级。
第一,战略预备队永远都要选拔出前20%冒尖的优秀学员。
战略预备队考核计分制度可以借鉴美国考试制度,考在前面20%或一定分数线就为满分,这样战略预备队选拔出来20%优秀学员,就可以作为你们自己的作战队伍,派往前线。再在项目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人中选前20%作为教官的助教,助教工作一段,直接分配到作战部队去。
战略预备队训战结合,一部分工作是确定性的,一部分是不确定性的,所以冒出来的尖子应该都是精兵。
战略预备队集中精力的目标就是培训人。战略预备队只管教官的任职资格,对优秀学员主要是能力评价和推荐。学员的任职资格,由将来的使用单位评价,学员分配到哪里去作战,哪里就负责他的职级管理。有些优秀学员还可以留下当教官,在作战过程中,带三个学员或一个项目群,这样快速覆盖。有些人担任了半年的教官,战略预备队就要负责给他评级了,这个职级人力资源体系要认同,然后他带着这个职级上作战部队。
第二,对于这20%优秀种子,战略预备队直接跨岗位、跨领域分配,投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担任重要职务。
在作战过程中,战略预备队的干部部门也要去跟踪观察这批种子到底做得怎么样,一部分种子把项目做成功了,直接推荐出去上岗、升官、升级。比如推荐某某可以直接从16级提到18级,可以做五千万美金以上的项目经理……。这样学生满天下,教官也有成绩感。
战略预备队也可以组建一个蓝军司令部,挑选一部分尖子组成。原来公司有很多工作方式不规范,比如有些国家用两万欧元装一个基站,有些国家只需要用三千欧元装一个基站,花两万欧元的明显存在浪费。
通过训战结合,蓝军司令部去示范一个样板给他们看看,推广样本,这样把浪费的成本降下来,然后给种子涨级分钱。哪个年轻人不想升官?机关干部下去做项目经理,做得好的,可以破格提拔升级回来机关做正职。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大家就会积极参加循环上战场,公司的战斗力倍增。
变革战略预备队,多数人都可以返回原单位,少数人全球配置。参加变革培训的人员要适当打散,否则回去容易习惯性操作,认为人熟比流程快,就“复辟”了。因为如果原岗位上仍是原班人马,容易又按老方法做事,不习惯用新流程;而被打散后,互相都没有沟通过,只能按新流程走。
第三,目前公司单业务专家容易成长,但是多业务的综合专家很难成长起来,也可能通过战略预备队的循环赋能产生。
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重用一批人,有人经过多次循环,就是多业务专家,合同场景专家就产生了。
最近公司会签发一个关于合同场景专家的文件,也正在拟稿从合同经理到合同场景专家的任职资格规则。在高端人员中,有一部分人继续作为专家在上升,另一部分人逐步使自己的能力综合化,逐渐产生一批能跨领域的专家。目前可能局限在交付,将来要扩大到研发等所有领域都有这个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