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是将单位时间售价提高,第二种是将单位时间卖出很多份
不过一般来说,有能力将自己单位时间售价提高的人,也更加容易拿出作品,将自己的一份时间卖出很多份
从上高中就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学,那个年代(居然已经开始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十几年前了,时间还真是过的快呢,怎么自己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呢),我们那的农村一般就靠两种方式挣钱养家:种地、养鱼
1,种地养鱼
那时候种地的风险相对较小,江汉平原很少有恶劣的天气,也一般不会出现自然灾害,即使有时候遇到干旱,也有抽水机之类的工具去解决这些问题。
养鱼的风险就相对大些,鱼容易发病,天气太热的时候容易“翻塘”(点开是百度百科的链接,没想到百科还有解释,这应该算我小时候经常听说的方言吧),一旦没有控制住,可能全年颗粒无收,甚至投入的大笔资源(鱼苗、肥料、鱼塘清淤费用等)全部赔掉。
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几亩到十几亩地不等,种地只能养家糊口,养鱼倒是能挣到一些钱(其实也挣不了多少,只是相对种地来说利润稍好一些),不过风险较大,搞不好就容易欠一屁股债。
村里上百户人家,慢慢的这样过了几年之后,没挣到钱的、赔本的,坚持下去很难看到希望,于是开始寻找其他的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2,外出打工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那些外出打工的人,挣到的钱确实比在家里好一些了,过了几年,占了一些钱,都回来准备盖楼,一方面是原来的房子却是比较破旧,另一方面农村的人都有一些攀比的心里,一家盖了新楼,其他人家也都跟上。
现在看来,那几年却是出现一波不小的商机,但是少有人抓住,就是那些搞装修的、搞建材生意、家具、家电等供应农村新房市场的生意人都赚了一大笔。等到这一波盖楼潮接近尾声的时候,农村的这些生意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外出打工的还在打工,农村种地养鱼的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3,养小龙虾
近两年,鱼塘被改造了,养鱼的人越来越少,养小龙虾的人多了起来。
为啥这么多年未变的传统项目一下子就被颠覆了呢?
只有一个理由:有利可图
小龙虾有几个优点:
生长周期短: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只有3-5个月,也就是说在这3-5个月需要忙上一阵子,其他时候可以闲着做点其他事。
投入小:相对于养鱼几万的投入来说,养虾的投入小了很多。
资金回收快:在这3-5月中,长大的小龙虾每天都可以捕捞起来出售,获得收入,而不是像种地活着养鱼,需要成熟的时候才能卖出去获得收入。
风险小:不存在“翻塘”一说,即使中途会发病,前期该回收成本都可以收回,而不是想养鱼一样,中途发病,全年收入泡汤
相对于养鱼来说,养虾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更快更安全赚钱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进估计行业会迅速成熟起来,竞争加剧。
这时候,又有一个商机出现了,就是养虾产业的上游:卖饲料的、卖药的(治疗龙虾发病),改善水质的等等
农村的这些方式,能赚钱,通过变通之后,也确实能赚到更多的钱了
不过这些都是辛苦钱(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小时候甚至亲自参与),甚至可以说是血汗钱。
还有一波人,就是那些卖家具、家电、装修建材,到后来卖饲料、药品的人,他们绝不会比农民、渔民、虾民们辛苦,也没有付出更多的劳动,不过他们却挣了更多的钱。
这是值得思考的
在这个系统里面,谁是第一种模式?谁是第二种模式?
谁在躺着挣钱,他是怎么做到的,谁是在通过时间和汗水换钱?